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千古东流

南宋 范成大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蒌芽新入馔,鹍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注)① 击楫:东晋祖逖渡江北伐苻秦,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复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②休拊髀,都生肉:三国刘备寄栖刘表幕下,一次入厕,则大腿(髀)肉生,慨然流涕。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名不建,是以悲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落笔先写赣江水流风高浪急,赣江之水滚滚东流,巨大的波涛如席卷地,翻滚的浪花犹如涌起的重重叠叠的高大房屋。
B.“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一句中,表达出大禹临阵对敌的勇猛顽强,舟行之速,快如飞梭,疾如闪电。
C.“炎天”指南方,“冰海”指北方,这里既指词人当年北上出使,现在南下被贬地方官,也暗指当年功名可望,而此时无路请缨的情形。
D.整首词给人以波澜壮阔之感,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颇见英雄本色,抒发出作者胸中的万丈豪情。
【小题2】本词上阕写景壮阔,意气洋洋,潇洒风流,下阕是如何表达报国无路和理想成空的情怀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浣溪沙•忆旧①

苏轼

长记鸣琴子贱②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③终不避桐乡。

注:①此词别本有小序云:“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苏轼,眉州眉山人。②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效果。③西汉中叶时人朱邑,字仲卿,在桐乡为官,深受人民爱戴,病重时,嘱咐其子将其葬于桐乡。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阕运用“鸣琴而治”的典故,借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 的效果来赞美陈海州治理眉州有方。
B.下阕借用“朱邑归葬桐乡”的典故表达陈海州得眉山百姓的爱戴,抒发了苏轼对曾经任家乡父母官的陈海州的一片感激之情。
C.“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两句借景抒情,写出昔日绿柳垂杨环绕朱漆厅堂,现在却被秋霜覆盖的萧索情景,表达了作者世事变迁之感。
D.“聚散交游如梦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生聚散浮沉如同梦境一般,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有人评价此词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仕途多舛,此词是被贬宜州后所作。②戏马台,在今徐州。东晋时大将刘裕(后来的宋武帝)因北伐立功被封宋公,于重阳节在戏马台大宴群僚。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小题1】词的上阕前两句运用 _____手法,写出了词人 ______________的性格。
【小题2】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用到了刘裕的典故,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沉累:指屈原。③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就是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④杜若:一种芳草。
【小题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阕由自身遭际写起,继而描写登岳阳楼所见景象:日落君山,云气蒸腾,沅水、湘水两岸的草木呈现葱绿,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
B.“西风千里”两句,承接上意,写湖海倦游的自己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于苍凉中给人以安慰。
C.“雄三楚”五句,写岳阳楼雄于三楚、吞吐七泽、隔绝九州的地势并发出感叹,以夸张、反问手法,极写所见景象气势的壮阔,词气跌宕飞动。
D.“沉累”,指无罪而沉于湘水的屈原。虽然作者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地,但是渔儿樵子却为此而哀伤地写下与屈原同调的“离忧”。
【小题2】这首词借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

严蕊①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①严蕊,字幼芳,天台营妓。因政治斗争被牵连入狱。狱中虽被鞭笞,但不妄诬他人,气节 为时人赞许。后主审官员令其作词自述冤情,遂有此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似”字反映出作者对“前缘”既不得不承认又有所怀疑的迷惘,勇敢直白地表达了对这种官妓制度的控诉。
B.作者借花开花落皆不由己来暗示自己俯仰随人的悲苦命运,而将主审官员比作护花的东君,也暗含祈求怜惜之意。
C.“去也”两句,一去一住,一正一反,一曲一直,表达了自己不恋风尘,愿离苦海的愿望。
D.此词虽是一首在长官面前自陈衷曲之作,但表达方式极为巧妙,既引人同情又不失尊严。
【小题2】全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①

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弥弥,是水盛的样子。③层霄,即层云。④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可惜一溪风月”的“可惜”是可爱的意思,一溪风月惹人爱,写出了风月之美及人的喜悦赞美之情。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小题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淳熙丙申至日 至日:冬至这一天
B.荠麦弥望 弥望:踮脚凝望
C.解鞍少驻初程 少驻:稍作停留
D.清角吹寒 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过维扬(维扬:指扬州。《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后以“维扬”代“扬州”。)
B.淮左名都(淮左:淮水东面。方位以东方为左,扬州一带,在宋时属淮东,故称。)
C.自故马窥去后(江:这里指长江。)
D.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对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同情。)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见,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反用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愿辞官归乡)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苏轼、辛弃疾,分别为北宋、南宋时期豪放派代表,被并称为“苏辛”,试比较二人词风之异同。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