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题2】前人评论说,词下片“黄蜂”两句是痴语,是深语。请简要分析。
风入松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两句写伤春,其中“愁草瘗花铭”一句意密而情浓,作者为花而悲、为春而伤的情感都寄寓在此五字中了。 |
B.“楼前绿暗分携路”,“绿暗”与前两句相照应,暗示春花在风雨中凋零的状况,该句抒发了作者对春花凋零的惋惜之情。 |
C.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柳”谐“留”音,赠柳表示不忍离别。词中的“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
D.“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前句意在伤春,后句则意在伤别,伤春与伤别之情交融,意蕴深邃。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烧凤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简要分析。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两句直写别离,“恨”字点明本词的主题。“回头”写词人不忍离去的情态,又以重重烟柳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
B.四、五两句描绘的是行人眼中的惨淡画面,移情于景,写出了浪迹飘零之苦。 |
C.该词写的是离别后的情景。上阕实写,下阕虚写,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
D.词的下阕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巧妙地将情与景融于一体,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小题2】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威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天气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造成的社会的不安宁。 |
B.“独自怎生得黑”感叹孤独的一人如何挨到天黑,突出了词人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 |
C.开头三句连用叠字,刻画了一位心神不宁、若有所失的妇人情态,表现词人的孤独与凄凉、沉痛与心酸。 |
D.造成词人惨况的原因包含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因素,通过本词可以读出她对时代的悲叹。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小题2】“佳节又重阳”一句中的“又”字改为“是”字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3】这首词多处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长昼难挨,在对环境和气氛的描写中,表现了词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
B.“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两句从夜间情景落笔,写词人因天气寒冷半夜被冻醒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
C.词的最后三句共同营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前两句为后一句做环境气氛渲染,更突显人之瘦。 |
D.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饮酒情境,全词加人了抒情主人公浓重的感情色彩,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交织。 |
【小题3】这首词多处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