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将进酒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小题1】前五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 请简要分析“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的含义。
将进酒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小题1】前五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 请简要分析“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的含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一肌一容,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7)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8)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一肌一容,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7)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8)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踏莎行·初春
徐灿①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注】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②金衣:指黄莺。
【小题1】词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小题2】此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踏莎行·初春
徐灿①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注】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②金衣:指黄莺。
【小题1】词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小题2】此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两题。(8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小题1】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赏析。(4分)
【小题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4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小题1】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赏析。(4分)
【小题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晏殊《蝶恋花》)
(2)其气栗冽, ;其意萧条, 。(欧阳修《秋声赋》)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李白《蜀道难》)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司马迁《报任安书》)
(5)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
(1)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晏殊《蝶恋花》)
(2)其气栗冽, ;其意萧条, 。(欧阳修《秋声赋》)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李白《蜀道难》)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司马迁《报任安书》)
(5)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小题1】这两首词在用字方面都是连用叠字,表达效果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小题2】前人评价石孝友的《眼儿媚》结处三句“‘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请作简要分析。
眼儿媚
阮 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眼儿媚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③。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②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③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小题1】这两首词在用字方面都是连用叠字,表达效果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小题2】前人评价石孝友的《眼儿媚》结处三句“‘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请作简要分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 , ”这一观点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异曲同工。
(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 ”。
(1)《师说》中“ , ”这一观点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异曲同工。
(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愁肠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小题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一句有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小题2】简要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小题3】前人评论“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认为“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请结合诗句简析。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愁肠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小题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一句有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小题2】简要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小题3】前人评论“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认为“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请结合诗句简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
(3)《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
(3)《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默写。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3.但我不能放歌, 。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5.寻梦?撑一支长篙, 。
6.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
7.又前而为歌曰:“ ,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3.但我不能放歌, 。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5.寻梦?撑一支长篙, 。
6.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
7.又前而为歌曰:“ ,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