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
,
”这一观点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异曲同工。
(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0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①。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上联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下联“士”指介之推。
【小题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题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楹:柱子。 ③赊:远。
【小题1】诗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题2】这首诗的第三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从景物特点和表达的情感上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 荀子在《劝学》中阐说“学”和“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②《蜀道难》中,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并且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句子是“
,
”。
③杜甫《登高》中,感慨自己离家万里又年老多病的诗句是:“
,
。”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送东阳马生序》中 ,宋濂用“
,
”两句述说了自己早年穿着旧衣服处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2)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小题1】本词的上阕哪句话用的最好,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作分析。
【小题2】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杨柳《雨霖铃》中的“今肖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艺术手法和抒发情感上的异同。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