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背诵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
(4)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
(5)______________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6) ,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当前题号:1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沁园春 长沙》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高渐离击筑,     ,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
当前题号:2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日:“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是连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途不通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淘沙浪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小题1】这首词从表现内容看上片是(    ),下片是( )。采用了( )表达方式?
【小题2】表现本词主旨的句子是( )
【小题3】本词描写海景,意境是阔大、雄浑、壮丽的,试着从词中找出一例体现这种意境的意象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题。
贺新郎 [宋]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1: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被罢,59岁,此词仿陶氏《停云》“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小题1】辛弃疾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请列举此词典故涉及到的人物?(两个即可)
【小题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句“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并简要指出此词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小题1】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5分)
【小题2】简要分析“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6)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当前题号:7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 ”。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诗句是“ ”。
当前题号:8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默写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氓》)
(2)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呜呼待哉!(《逍遥游》)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桂棹兮兰桨,  。(《赤壁赋》)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7)茅飞渡江洒江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往者不可谏,  。(《论语》)
当前题号:9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①刬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
【小题1】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小题2】有人评价本词结尾“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一句,“意蕴深厚”,“有不尽之意”。试加以简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