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7分)
小 车 行
陈子龙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风吹黄篙,望见垣堵,中有主人当饲汝。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注】陈子龙(1608—1647),明末清初文学家。本诗作于崇祯十年。
【小题1】诗歌首句“小车班班黄尘晚”中的“晚”有什么含义?(2分)
【小题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5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师者,   。 (韩愈《师说》)
(2)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3)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4)蒲苇纫如丝, 。 (《孔雀东南飞》)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当前题号:3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名句默写。(6分)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②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柳永《望海潮》)
③惊风乱飐芙蓉水,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④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当前题号:4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定 风 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题1】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6)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7)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当前题号:6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2)满载一船星辉,    
(3)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4)    ,就在沉默中灭亡。
(5)君子坦荡荡,    
(6)感时花溅泪,    
当前题号:7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七项中任选四项,8分)
(1)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时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6)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
当前题号:8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8分)
西楼子
北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4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4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大约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在郴州旅店所写。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因坐党籍连遭贬谪,终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运用虚实结合,将楼台、津渡、桃源的虚景和孤馆、杜鹃、斜阳的实景有机地结合。
B.运用拟人手法,雾气弥漫,月色朦胧,看不清楼台,望不到津渡,更找不到桃花源。
C.“闭”字准确而生动,衬环境之荒寂,避袭人之春寒,阻哀啼之杜鹃,挡落山之夕阳。
D.“砌”字化无形之愁为具体可感之砖石,生动地表现了愁绪之多,之浓,之不可化解。
【小题2】下阕中“此恨无重数”的“恨”有哪几重?请结合全词作简要概括。(3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