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时诗人于山东德州任职。黄几复,诗人朋友,时于广东四会县任职。②蕲:祈求;三折肱:一个人多次跌断胳膊,就可以做个好医生。
【小题1】黄庭坚,字鲁直,号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所居之地一北一南,表达出怀念友人之意。
B.大雁谢绝为诗人传递书信,旨在反映出人事的沧桑。
C.通过写黄几复家徒四壁的境况,说明他清正和廉洁。
D.读书头已白蕴含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怜惜和不平之意。
【小题3】就作品中的划线句,任选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兴八首(其五)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蓬莱宫阙”是指大明宫,“南山”特指终南山,“对”字显示以“南山”为参照,突出了宫殿的宏伟高耸的气势。
B.“承露金茎”一说是指武则天修造的“天枢”铜柱,与“霄汉间”直接组合,暗示铜柱高可入云,气势非凡,令人景仰。
C.“西望”句是说在宫殿上西望可见王母瑶池;瑶池在昆仑山侧,距离长安本很遥远,这里主要是为了暗写昆仑之高。
D.古人认为紫色与当官有关,“东来”句是写欲官者纷纷从东边赶来,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具有讽刺意味。
E. “云移雉尾开宫扇”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阿房宫赋》)所用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出人意料的情趣美。
【小题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荦确:山多大石。
【小题1】这是一首______(答一格律诗体裁),写于宋神宗元丰初年。时苏轼贬官黄州,躬耕于东坡,并从此自称____________。
【小题2】与诗中划线句所寄寓的情怀相同的一项是
A.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B.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小题3】联系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小题1】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_______。
【小题2】“不及林间自在啼”的“不及”与前面的“____”相呼应,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小题3】诗歌通过“画眉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之时。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檐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
B.颔联为全篇的主旨,“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近。
C.“事定犹须待阖棺”可见是诗人对暂时的挫折并不介意。
D.颈联宕开一笔,写北伐无望,故都难以重返,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和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小题2】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齧残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实写白日西斜、乌鸦投林,却仿佛可见马上驱驰抬头远眺的诗人形象。
B.诗中巧用凿壁偷光的典故,描绘出了自己灯下苦读的情状,真切感人。
C.尾句中“听”字既照应了上句的“人假寐”,也折射出作者内心的波澜。
D.整首诗平实流畅,一句一景,有动有静,不事雕琢却颇具艺术感染力。
【小题2】全诗是如何扣“宿”字逐层展开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唐)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释)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D.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小题2】颈联中“寒”“暗”二字向来为人称赞,请结合诗歌内容对这二字进行赏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②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代,用“茂陵”代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小题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先主孔明

刘秉忠

智涉图深往事非,茅庐一论定真依。

风云龙虎随时有,鱼水君臣自古稀。

月照锦江翻月色,烟波玉垒动朝晖。

精英不死青天上,留得文昌奉紫薇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北上觐见忽必烈,受其礼遇之后。②文昌:文昌星,乃文魁之星,为智慧的化身。③紫薇:即北极星,中国古代认为是众星之主,代指人间帝王。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诸葛亮的事迹,他在茅庐之中和刘备分析、讨论“天下三分”的局势,并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归宿。
B.颔联借“风云龙虎”表达出对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的时局的忧虑,感叹自古以来缺少鱼水般的君臣关系。
C.颈联写景,在月光之下,锦江翻起阵阵波浪;玉垒山在朝晖之中,涌起层层烟波。“翻”字和“动”字赋予画面动态美。
D.本诗融叙事、写最、抒情、议论于一体,借写先主和孔明的事迹,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索,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小题2】杜甫《蜀相》中也写到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请简要分析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滕王阁诗

唐代: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高耸入云,面临着江水,阁中的人可以据此眺望远山、欣赏秀水。
B.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
C.颔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等意象营造出华美祥和的意境。
D.颈联由空间描写转为时间描写,“闲云潭影”写出了滕王阁的落寞空寂,“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写岁月之久长与流逝之匆促。
【小题2】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首联的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