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唐)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释)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D.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小题2】颈联中“寒”“暗”二字向来为人称赞,请结合诗歌内容对这二字进行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4 09:04: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过旧宅①(其一)
李世民
新丰②停翠辇,谯邑③驻鸣笳④。
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注】①李世民生于武功别馆,后南征北战,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即位后,于三十五岁时重临武功旧宅,创作此诗。②新丰:刘邦仿老家丰地建城,并迁故旧居之,以娱思归之父,后更名为新丰。③谯邑:魏武帝曹操故里。④鸣笳: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这里指皇帝出巡到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前两句扣题,同时用借代手法暗示作者帝王身份,又从视听角度在声色方面描绘出了帝王重归故里的荣耀气派。
B.诗歌三四两句描绘了旧宅环境。渲染出荒寂古朴、破败肃杀的氛围,整体上给人一种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觉。
C.诗歌最后两句卒章显志,刚健豪迈,与汉高祖刘邦胜战归乡所作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情志一致。
D.诗歌多处对仗,气脉相连,言辞质朴,表达简约,这首非专业诗人创作的五言律诗,已呈现出初唐律诗的风貌特征。
E. 诗中作者重游故地,回忆往昔,述怀言志,其慷慨畅达之风与其平乱统一、建立功绩的气概胸襟是完全相符相应的。
【小题2】同样写出了自然气象的生机更替,此时颈联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在选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应诗歌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各题。

江边柳

雍裕之

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注)嫋:“袅”。唐彦谦:晚唐诗人。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竟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楚王:楚灵王。相传“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楚王无心插柳,宫中的妃嫔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连饭也不敢吃,而白白饿死。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确的两项是(  )
A.《江边柳》一、二句运用叠字和比喻手法写柳树轻柔婀娜之态、葱茏苍翠之色,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古提春柳图,烘托出绮丽明媚的春光。
B.《江边柳》三、四句想象奇特,抒情主人公希望柳条不断伸展,系住即将远行的船,诗句不着一情字,却处处见情。
C.《垂柳》起句不写春风拂柳,却运用拟人手法,写垂柳撩逗春风,尽显柳树婀娜之姿、款款柔情,新颖而传神。
D.《垂柳》第二句既紧承上句,以垂柳自夸的口气写出其纤柔飘逸之婆,又以设问形式,从反面肯定了垂柳无与伦比的美。
E.《重柳》三、四句运用典故,既盛赞了柳的纤柔之美,又肯定了人们迫求美的行为,表意含蓄而贴切。
【小题2】古诗多借咏物以传情,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