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①

南北朝谢朓,

宛洛②佳遨游,春色满皇州③。

结轸④青郊路,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⑤,言归望绿畴。

注释:①昧旦:即黎明、拂晓。新渚:即新亭,东吴时建,在都城建康的郊外②宛洛:南阳和洛阳,这里指建康。③皇州:帝都,指建康。④结轸:停车。⑤俶载:指农事伊始
【小题1】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
A.《乐府诗选》B.《古诗菁华》
C.《诗余选集》D.《律诗集粹》
【小题2】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叙述与写景结合B.寓情于景物之中
C.用典而不失自然D.铺陈和比喻兼用
【小题3】你认为本作品哪一组联句写景写得最好?请赏析其妙处所在。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所写。②洛城:洛阳。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呼应,悲凉沉郁。
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坐卧不宁,表现了无限情思。
D.整首诗写了个人的遭际,也写了国家的命运,侧重表现个人遭遇。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即事

王质(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苹:浮萍。②酲: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小题1】颔联承首联 字而写。
【小题2】请想象并描摹颈联内容(40字左右)
【小题3】本诗构思精巧,请从结构角度作具体赏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春阴

(宋)朱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①朱弁:(1085-1144)江西婺源人,高宗时出使金国,被拘禁十五年。
【小题1】这首诗共    字押韵。(填入数字)
【小题2】对全诗理解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围绕标题“春阴”渲染了北方春天阴冷萧瑟的荒凉景象。
B.首联写虽然春天来了,遥远的塞北还是黄沙弥漫,冷风阵阵。
C.颈联的“穷”字是说诗人境遇窘迫,哪怕在春天也无限愁苦。
D.尾联发出“竟何事”的悲怆之问,感叹东风使人徒增白发。
【小题3】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张子尉南海

岑参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

注①:蜃气:亦作“蜄气”。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履吐气而成,故称。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邑里杂鲛人”,中的“鲛人”,即鱼尾人身,谓人鱼之灵异者。诗人想象友人将会与鲛人来往,突出此地的偏僻荒凉。
B.第三联的“暗”与“明”字,写出南海特殊的地理特点,因紧邻大海多雨而发暗,因雨量充沛而四季花开如春的景象。
C.“海暗三山雨”中的“暗”字,还隐喻官场黑暗,友人仕选艰险;“花明五岭春”中的“明”字,是祝福友人仕途柳暗花明,前程似锦。
D.“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是一直受人们所称道的绝佳诗句,这是诗人对朋友语重心长的警示。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仍然充满着正能量。
【小题2】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复杂的感情,请你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竞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
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
C.“鲁酒不可醉”中的“鲁”指的是当时诗人所在地——山东,这句诗是说鲁酒不能醉人。
D.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地、白白地。
【小题2】从结尾来看,这是一首思念之作,请简要说明中间四句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夜

谢朓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注)①南北朝时,战乱不断,很多新婚男子被远征离家。②窓(chuāng):同“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从听觉角度写,托物起兴,促织鸣叫、捣衣声声引发女子绵绵情思。
B.三、四句表诉衷情,并借对女子动作的描写表现其彻夜难眠的生活状态。
C.诗中写南、北、西三方位,虽未言东,也能让人体会女子独对四壁之况。
D.诗的末尾用反问句,表达抒情主人公再也不愿承受终年分居相思之苦了。
【小题2】“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两句写得含蓄蕴藉,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曲),完成下面小题。

[南吕]金字经•胡琴

张可久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小题1】两首作品结尾抒情方式不同。“昭君怨,塞云黄暮天”:________;“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________。
【小题2】赏析两首作品音乐描写的角度与手法的异同。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朴素的语言开头,描绘出美丽清爽的环境:初夏时节,草木生长,绿树绕屋,浓荫满地。
B.“众鸟欣有托”,一个“欣”字,用的是拟人手法,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
C.“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两句,描写了风吹面不寒,雨润衣不湿,和风细雨令人神清气爽的情景。
D.最后两句说诗人虽身在茅屋,但神思驰骋、浮想联翩,抒发了隐居读书的感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小题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哪些乐趣?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哀郢(其一)

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凤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①郢,战国时楚国都城。②灵均:屈原的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接”“最长”“争强”等词表明楚国国运由来久长,也曾有过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的发展鼎盛时期。
B.诗人以章华台歌舞之短暂与云梦泽风烟之永恒的强烈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无情。
C.“灵均恨”,既是屈原在《离骚》中所无法尽情宣泄的家国之恨,也是陆游所要表达的与屈原相同之叹。
D.整首诗作者以叙述起笔,以议论落笔,中间两联写景,在对历史的追忆和景物的描写中抒发炽烈的情怀。
【小题2】诗歌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