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萧处士游黔南

白居易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老萧郎”照应诗题人物;下句用比喻手法,对人物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
B.颔联下句写萧处士痛饮美酒,不思恋故园,为下文写萧处士即将前往黔南作铺垫。
C.诗歌前四句着力刻画萧处士的形象,点明其能文好饮、年事渐高、四处漂泊的形象。
D.诗中写“巴峡”“猿”,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感情基调相似。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马嵬》(其二),完成各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小题1】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请举例分析。
【小题2】《马嵬》(其二)一诗的颈联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两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很有深意,找出来并试加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比较《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诗在内容上的差别。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

春田不雨忧无麦,入困得半犹足食。

伏中一晒不可缓,早田苍耳犹难得。

人言春旱夏当潦,入伏未保天日好。

老农经事言不虚,防风防雨如防盗。

外孙读书旧有功,五言七字传祖风。

旋投诗笔到田舍,知我老来谗且情。

秋田正急车难起,汗滴肩赦愧邻里。

磨声细转雪花飞,举家百口磨牙齿。

食前方丈我所有,燕饼十字或有诸。

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黑葫芦。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唐]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注)①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或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的批判。②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时发出的声音。③鼍鼓:用扬子鳄的皮制作而成的鼓。
【小题1】诗歌前九句通过场景描写,写了宴会的□□□□和□□□□景象,为尾句抒情造势。(注意: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的成语或短语)
【小题2】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首即事抒怀诗,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姜夔《扬州慢》的开头①“淮左名都”,②“竹西佳处”,③上片结尾的“都在空城”,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选出正确的一项()
A.①指扬州②扬标州附近一处风景区③泛指一般的城市
B.①和②均指扬州③泛指一般的城市
C.①②③都指扬州
D.①指南京②指瓜州③指扬州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晚春感事

陆游

徒倚阑干送落晖,年华冉冉恨依依。

护雏燕子常更出,著雨杨花又懒飞。

已为读书悲眼力,还因揽带叹腰围。

亲朋半作荒郊冢,欲话初心泪满衣。

(注)徙倚:徘徊。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作者徘徊在阑干前,目送夕阳西下,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B.颔联紧扣诗题,用“护雏燕子”和“著雨杨花”两个意象描绘了一幅晚春图。
C.颈联第一句写作者因为悲伤过度导致眼睛视力下降,无法再读书了。
D.尾联写作者面对亲朋故去、知己无几的状况,抒发了悲伤孤独之情。
【小题2】结合全诗,从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分析“年华冉冉恨依依”有什么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①通②理,渔歌入浦深。

(注)①穷:失意,归隐。②通:得意,出仕。
【小题1】关于这首诗,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B.近体诗C.乐府D.新乐府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作者再写诗回赠。
B.第一联感慨自己一入晚年,就只喜欢清静;借此表明生活态度。
C.第二联对“喜欢清静”作解释:“无长策”是其原因。
D.诗中松林、清风、明月、素琴,都是代表隐逸生活的意象,也是消极、厌世的象征。
【小题3】请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赏析结尾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枝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貌。
【小题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一种_____________的气氛,以映衬作者的精神境界。
【小题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小题1】从本诗的尾联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的宏愿与胸襟。
【小题2】这首诗虚实结合的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头五咏·丁香

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注:①兰麝: shè,指兰与麝香,是名贵的香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丁香外形,体形纤小柔弱,参差错落,倚靠枝头,惹人喜爱。
B.颔联细笔描绘丁香花叶,叶带浮毛,花朵扶疏,色泽淡雅,圣洁美丽。
C.颈联写丁香处境,深栽在书房背后,靠近幽居之士,显得寂寞而凄清。
D.本诗描写细腻,让人对《雨巷》中提到的丁香之美有了直观形象的感受。
【小题2】“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同样写丁香,但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