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1)金就砺则利 就:________________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________________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________________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中:________________
(3)是故无贵无贱 无:________________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________________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________________
作《师说》以贻之 贻:_________________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 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永之氓咸善游 咸:
(2)中济,船破,皆游 济:
(3)有顷,益怠 怠:
(4)又摇其首。遂溺死 遂: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2)何不去之!
(3)汝愚之甚,蔽之甚!
【小题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苏长①匡谏
《大唐新语》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②苏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获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长对曰:“陛下畋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有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③是炀帝乎?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④,琉璃之瓦,并非受命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⑤,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避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⑥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弘益。
(简注)①苏长:即苏世长。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故又名苏长。②行台仆射:中央派驻地方的长官。③诡疑:佯装不知而故意发问。④倾宫鹿台:意指宫殿巍峨华贵,雕饰奢侈。倾宫,巍峨的宫殿,望之似欲倾坠,故称。鹿台,古台名,殷纣王储藏珠玉钱财的地方,此喻指官殿的华贵奢侈。⑤武功:地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⑥数:天命命运。
(阅读指要)
唐朝开国之初,摒除隋代奢侈淫糜、耽于逸乐的腐败风气,拨乱反正,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苏长充分利用他与高祖的老交情,机巧善辨,对高祖频加规劝,既达到了为帝王树德、稳定江山社稷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体恤了黎民百姓,因此于国于民都大有裨益。我们在佩服苏长胆识的同时,还应看到高祖的明智。正因为有高祖的“每优容之”,才有苏长匡谏的佳话。可见,在封建帝王时代,“明君”是何等重要。本文重在记述苏长的匡谏,文笔简练,要言不烦。
(阅读训练)【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忿同猎之徒(__________) (2)高祖与之有旧(___________)
(3)高祖色变,既而笑曰(__________) (4)高祖每优容之(__________)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指出词性,简释词义。
(1)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词性: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
词性: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上下文,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代词“之”指代的内容。
(1)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祖每优容之。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以下均为省略句,括号内系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从(苏长)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
B.尝侍宴(于)披香殿,酒酣,奏曰。 |
C.(苏长)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弘益。 |
(1)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乎?
(2)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
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逆:迎 |
B.古人秉烛夜游 秉:持、拿 |
C.良有以也 良:很好 |
D.何伸雅怀 伸:抒发 |
②小学而大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圣人无常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作《师说》以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余嘉其能行古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吾师道也 ②耻学于师 ③孔子师郯子 ④小学而大遗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吾从而师之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 B.①③/②⑦⑧/④⑥⑤ |
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 D.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
A.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超出 青冥浩荡不见底 浩荡:形容广大、广阔 |
B.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 |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字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
D.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实在 惟觉时之枕席 觉:睡觉 |
①失向来之烟霞 ②今漂沦憔悴 ③因为长句 ④似诉平生不得志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暮去朝来颜色故 ⑦曲终收拨当心画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 ⑨门前冷落鞍马稀 ⑩整顿衣裳起敛容
A.①⑤⑧ | B.⑦⑨⑩ | C.③④⑥ | D.②④⑨ |
①失向来之烟霞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来,一向。
②明年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③因为长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使超过一般。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⑥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脸上的表情;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