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左传》是为了阐释《春秋》而写的纪传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C.韩愈和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D.苏轼是影响深远的词体革新家,他以诗歌常见题材入词,打破“词为艳科”的传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05 08:4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激愤,羽声声调悲凉。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中的“竖子”是对人的蔑称。
同类题2
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情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最敬佩的作家是鲁迅先生,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有《呐喊》《彷徨》等小说集出版,《阿Q正传》、《药》、《祝福》等作品让人过目难忘。
B.她曾经说过自己最喜爱“暮春”,农历三月,草长莺飞,温暖和煦,是最美的时节。读到《兰亭集序》和《论语·侍坐》时我都会想起她。
C.林黛玉告诉贾母她刚读了《四书》,这《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中庸》《礼运》。后来见了宝玉她却改口说自己只些许认识几个字。
D.课堂上正在讨论《过秦论》,有位同学说:“此文虽是论说性文章,却带有明显的汉代赋体的行文风格,讲究铺陈,富于韵律,极有文采。”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每折限一个宫调。《长亭送别》出自“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王实甫的《西厢记》。
B.《陈情表》《报任安书》中的“表”和“书”都是中国古代的文体之一。其中“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书”指“书信”,《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C.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剧。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可以分为内篇、外篇、杂篇,由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写。
同类题4
下列年龄与称谓不搭配的一项是( )
A.五十:天命之年
B.六十:耳顺之年
C.七十:耄耋之年
D.一百:期颐之年
同类题5
下列对莎士比亚相关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亨利四世》采用了平行结构,剧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宫廷的政治斗争,另一条反映了平民的生活。
B.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创造的最光辉的喜剧人物,被称为“一支狂欢之夜的长明烛”。
C.莎士比亚在历史剧《理查德三世》中塑造了理查德三世狡诈、毒辣,但又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暴君形象。
D.《李尔王》这部作品中存在两条重要情节线索:一是李尔王和三个女儿的故事,二是葛罗斯特一家人的遭遇。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文史典籍
目录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