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诟虏帅失信,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诸路军马  都督:统率
B.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列举罪状
C.得奔真州    间:机会
D.穷饿无聊 无聊:内心烦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归求救国之策  呼中丞之名詈之
B.资政殿学士行  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C.而不在使者目  予犹记周公被逮
D.日与北骑相出没长淮间   郡之贤士大夫请当道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予羁縻不得还
A.而幸生也何为
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C.坐桂公塘土围中
D.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则直诟虏帅失信
B.北虽
C.买五人之头而
D.去今之而葬焉
【小题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危急,一个“迫”字反映了元军长驱直入的凌厉攻势,“不及”暴露了南宋满朝文武官员的惊慌失措和腐败无能。
B.南宋作为战败国在议和时已经陷入被动局面,文天祥之所以“辞相印不拜”而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主要是为了降低自己被杀的风险。
C.文天祥初至元营,不辱使命,捍卫朝廷尊严。“抗辞慷慨”表现出他大义凛然、敢于抗争的气节。“上下颇惊动”显现出“抗辞”的重大影响。
D.作者善于将感情融入叙事。例如选文第4段,既写出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小题7】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于祥兴二年(1279)被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首句描写惨淡的夕阳映照着长满衰草的离宫,这一景象暗寓南宋朝廷已如夕阳般沉沦之意。
B.第二句中的“孤云”既是实景也是自比,诗人在故国覆亡之后感到,自己就像那天边飘浮的孤云,再也无所依托。
C.颔联发出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颈联表达家国沧桑之感。这两联中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D.“旧家燕子”是化用唐朝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决心以死报国的坚定信念。
 
E.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自己虽被迫离开江南,决无生还的希望,但那忠魂终将回归故乡,体现了哀苦之至的心志。
(2)这是一首抒情言志的诗,它在写法上有何特点?(6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潮州寺丞洪公行状
文天祥
公讳天骥,字逸仲,世晋江人,嘉定戊辰七月庚戌公以生,生有异质,沉静专一,自少讲求微言,通念晓析乃已,故于经史诸子百家之辞,无不贯串。
登淳佑七年进士第,除建宁县尉,发奸伏,无所回挠。时有劫寇王若曾,啸聚千余人,骚动两,诸所委捕,多畏沮。公奋不顾身,提兵捣其巢,一举空之。公虽浸近周行,然无所附丽,恂恂侃侃,望之山立。
宝佑六年,淮阃择士自从,公为属。景定二年,授宣教郎,知广州香山县。至之日,以教养人才为第一义,修复大成殿、明伦堂、登俊斋,皆捐俸入为之,敛不及民。其为政一裁于义,俗哗健,戢其尤桀黠者,邑以大治。
咸淳四年,公轮对,首尾二千余言,其辞淳复恳切,深刺腧髓。又言泉有屯戍左翼一军之兴之害,米舟搜籴生变之虞,而朝廷籍没翁、林二氏之田,可岁得谷万斛以纾戍卒廪食饷足则籴宽籴宽则米通民永无贵籴患矣朝论翕然以为论事有阳岩风
三年,知潮州,视民事如家,视敝政如己疾。捐金以裕学廪,倾囷以粟饥民,梁川以利病涉,知无不为,为无不尽。潮有防田旧堤,多啮于水,取俸与民筑石为堤,民号之曰洪公堤,且刻赋颂其旁。去之日,垂髫戴白者拥车下,不忍去。
九年,得旨主管华州云台观。公时益畅于诗,数与姻族觞咏从容,而学徒有志于考德问业者,多授以外声利及终身受用之要。暇日登临徜徉,爱南安风气明秀,取所谓小陂山者,曰:“乐哉,斯丘!我死则葬焉。”十年正月,公始属微疾,即乞致仕。八日,忽索水自浴,衣冠休于正寝,翛然而逝。
子男应午力学克肖,收拾公遗稿若干卷,曰《东岩集》,藏于家,将以是年十月已未奉治命以葬。应午千里贻书,俾某状行,姑序其本末,以俟立言之君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岁得谷 / 万斛以纾戍卒 / 廪食饷足 / 则籴宽 / 籴宽则米通 / 民永无贵籴患矣 / 朝论翕然 / 以为论事有阳岩风
B.可岁得谷 / 万斛以纾戍卒廪食 / 饷足则籴 / 宽籴宽则米通 / 民永无贵籴患矣 / 朝论翕然 / 以为论事有阳岩风
C.可岁得谷万斛 / 以纾戍卒廪食饷足 / 则籴宽 / 籴宽则米通民永无 / 贵籴患矣 / 朝论翕然 / 以为论事有阳岩风
D.可岁得谷万斛 / 以纾戍卒廪食 / 饷足则籴宽 / 籴宽则米通 / 民永无贵籴患矣 / 朝论翕然 / 以为论事有阳岩风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B.征辟: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文中“辟”指洪天骥受到皇帝选拔。
C.姻族指有姻亲关系的各家族或其成员,在古代婚一般指女方父母,姻一般指男方父母。
D.垂髫: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古人常以此指儿童;古代男子二十岁通常由父亲在宗庙主持冠礼,加冠以示成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天骥天资聪颖,通晓经史。洪天骥读书讲求微言大义,注重通读了解,所以对于诸子百家著作能从头到尾阅读明白,其子洪应午整理遗稿取名为《东岩集》。
B.洪天骥勇敢谨慎,重视教育。担任建宁县尉时,率领军队击败盗贼王若曾;进入仕途后,不依附权贵;在担任香山知县时,拿出俸禄建设学校,用礼仪教育百姓,取得了较大成效。
C.洪天骥擅于理政,爱民如子。在朝论之时,他建言罚没大户,以除籴患,得到朝廷一致认可;在潮州任上,修建学校,修建河堤,百姓称为洪公堤,离任之时老人小孩相送不忍他离开。
D.洪天骥真诚教育学生,同时人洒脱。在担任华州云台观主管时,常常赋诗游览,喜爱南山风物。十年正月安然离世;教授弟子时,常常教授他们名利之外和终身受益的学问。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淳佑七年进士第,除建宁县尉,发奸伏,无所回挠。
(2)捐金以裕学廪,倾囷以粟饥民,梁川以利病涉。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氏梅亭记
文天祥
庐陵贡生萧元亨,江西帅平林公之孙,赣州龙南县丞之子。早孤,有立,克肖世。于其读书游息之暇,有自得焉,乃作亭屋之西偏,周之一径,径一梅。亭后有廊,有诗画壁间,前方池,广五尺,饲鱼而观之。邻墙古树,蔽亏映带,清风徐来,明月时至。君领客于此,上下谈笑。客多乃祖父旧游,而君乐从之,称其家儿也。君名亭曰“梅”,而属其客请记于予。
予昔者登平林公之门,入其园台,观沼渚卉木竹石。曲折靡景,登览幽远。公缓步徐行,杯酒流行,古君子也;退从赞府,与其次子江陵支使,昂然野鹤,粲然华星,南金荆玉,应接不暇,佳公子也。今是园也,亭馆日以完美,草木日以茂密,元亨兄弟又从而增大之。夫高台曲池,百岁倏然,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雍门周者也。
予于君不十年间,俯仰三世。昔也念其门之遭,今也贺斯国幸,则告于元亨曰:天地闭塞成冬,万物棣通而春。方其闭塞也,阴风觱篥,寒气赑屭,众芳景灭,万木僵立,何其微也。及其棣通也,木石所压,霜露所濡,土膏坟起,芽甲怒长,何其盛也。天地生意,无间容息。当其已闭塞之后,未棣通之前,是而梅出焉。天地生物之心,是之谓仁,则夫天地之仁者,盖自梅始。今君之乐斯亭而赏斯梅也,其何以哉?天地莫不有初,万物莫不有初,人事莫不有初,人心莫不有初。君从其初心而充之,无非仁者,梅有知,吾知其君欣然矣。昔东坡记灵璧张氏园亭,推其先人之泽,而拳拳然望其子孙,且将买田泗上,以与张氏游焉。予里人,辱君好旧矣,宜甚于坡爱张氏也。
(注释)①赞府:古代对县丞的别称。②南金荆玉:南方的金石和荆山产的璞玉。③觱篥(bì lì):古代乐器,声似大风触物。④赑屭(bì x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龟,常做奋力昂首状。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肖世 厥:他的
B.径一梅  被:覆盖
C.则夫天地之仁者  倡:响应
D.推其先人之泽    本:原本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地闭塞成冬   梅有知
B.乃作亭屋之西偏 是而梅出焉
C.今也贺斯国幸   宜甚于坡爱张氏也
D.万物棣通而春   吾知其君欣然矣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君名亭曰“梅”,而属其客请记于予。
②今君之乐斯亭而赏斯梅也,其何以哉?
【小题4】作者盛赞萧元亨的先辈们为“古君子”“佳公子”。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古君子”“佳公子”的特点。
【小题5】请根据文意,解释文中画线句“君从其初心而充之”中“初心”的含义。
【小题6】文中“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雍门周者也”一句,用了“雍门周见孟尝君”的典故。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用“/”给画线部分断句。
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吾悲乎?”雍门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虽有善鼓琴者固未能使足下悲矣也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千秋万世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高台既已坏曲池既已渐坟墓既已平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其足而歌其上。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
(选自《说苑》,有删改)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氏梅亭记
文天祥
庐陵贡生萧元亨,江西帅平林公之孙,赣州龙南县丞之子。早孤,有立,克肖世。于其读书游息之暇,有自得焉,乃作亭于屋之西偏,周之一径,径一梅。亭后有廊,有诗画壁间,前方池,广五尺,饲鱼而观之。邻墙古树,蔽亏映带,清风徐来,明月时至。君领客于此,上下谈笑。客多乃祖父旧游,而君乐从之,称其家儿也。君名亭日“梅”,而属其客请记于予。
予昔者登平林公之门,入其园台,观沼渚卉木竹石。曲折靡曼,登览幽远。公缓步徐行,杯酒流行,古君子也;退从赞府①,与其次子江陵支使,昂然野鹤,粲然华星,南金荆玉②,应接不暇,佳公子也。今是园也,亭馆日以完美,草木日以茂密,元亨兄弟又从而增大之。夫高台曲池,百岁倏然,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雍门周者也。
予于君不十年间,俯仰三世。昔也念其门之遭,今也贺斯园之幸,则告于元亨日:天地闭塞而成冬,万物棣通而为春。方其闭塞也,阴风觱篥⑧,寒气赑屃④,众芳景灭,万木僵立,何其微也。及其棣通也,木石所压,霜露所濡,土膏坟起,芽甲怒长,何其盛也。天地生意,无间容息。当其已闭塞之后,未棣通之前,于是而梅出焉。天地生物之心,是之谓仁,则夫天地之仁者,盖自梅始。今君之乐斯亭而赏斯梅也,其何以哉?天地莫不有初,万物莫不有初,人事莫不有初,人心莫不有初。君从其初心而充之,无非仁者,梅有知,吾知其为君欣然矣。昔东坡记灵璧张氏园亭,推本其先人之泽,而拳拳然望其子孙,且将买田泗上,以与张氏游焉。予里人,辱君好旧矣,宜甚于坡之爱张氏也。
(有删改)
(注释)①赞府:古代对县丞的别称。②南金荆玉:南方的金石和荆山产的璞玉。③觱篥( bìlì):古代乐器,声似大风触物。④赑屃( bìx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龟,常做奋力昂首状。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克肖世 厥:他的
B.径一梅 被:覆盖
C.则夫天地之仁者 倡:倡议
D.梅有知 而:如果
【小题2】下列诗句中所咏之梅与文中所赞之梅的品格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东风才了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李公明《早梅》)
B.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萧德藻《古梅》)
C.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
D.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小题3】作者盛赞萧元亨的先辈为“古君子”“佳公子”。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古君子…‘佳公子”的特点。
【小题4】文中说“天地闭塞而成冬,万物棣通而为春”,请根据文中相关语句,描绘“天地闭塞”或“万物棣通”的景象。要求:内容具体,特点突出,语言生动。60字左右。
【小题5】请根据文意,解释文中画线句“君从其初心而充之”中“初心”的含义。
【小题6】文中“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雍门周者也”一句,使用了“雍门周见孟尝君”的典故。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用“/”给画线部分断句。
雍门周以琴见乎孟尝君。孟尝君日:“先生鼓琴亦能令吾悲乎?”雍门周日:“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高台既已坏曲池既已渐坟墓既已平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踯躅其足而歌其上。众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日:‘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
(选自《说苑》,有删改)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域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 本诗是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后,次年被押赴元都燕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2)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中,苏轼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赤壁赋》作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标志着宋代散文赋的最高成就。
B.《指南录后序》简要地记写文天祥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表现了诗人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行文缠绵悱恻,极富感染力。
C.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高尔斯华绥是一位以创作长篇系列小说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但这并不妨碍他以如椽之笔用完全不同的格调去描写那些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并同样能够达到令人难忘的境界。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把国家的灾难、跟人的坎坷浓缩在“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比喻句中。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流俗的弊病,痛斥人们投机取巧而不顾准则的生活状态。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当前题号:8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下列对联或诗词内容所对应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④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A.司马迁李白曹操文天祥B.屈原陶渊明曹操文天祥
C.司马迁陶渊明诸葛亮岳飞D.屈原李白诸葛亮岳飞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实主义诗歌奠基人。
B.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代表作品有《浮士德》。
C.《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D.高尔斯华绥是法国作家,获得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