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域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 本诗是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后,次年被押赴元都燕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2)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18 04:12: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小题。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至于永嘉 不复顾利害
B.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为巡船所物色 几彷徨死
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北与寇往来其间 其可怪也欤
B.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C.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D.缇骑按剑而前  冰,水为之而寒与水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分当引决
A.安能屈豪杰之流
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C.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D.不能容于远近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呜呼!予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 不自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选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盖丞相初起兵,仆尝赴其召,进狂言,有云:愿明公复毁家产,供给军饷,以.倡士民助义之心。

丞相嘉纳,令何见山进之幕府,授职从戎。仆以身在大学,父沒未葬,母病危。以母老控辞,丞相怜而从之。奖拔公,许养之私,丞相两尽之矣。仆于国恩为已负,于丞相之德则未报,遂作生祭丞相文,以丞相之死。 丞相自叙几死者数矣,诚有不幸,则国事未定,臣节未明。今鞠躬尽瘁,则诸葛矣;保捍闽广,则田单即墨①矣。虽举事卒无所成,而大节亦已无愧,所欠一死耳。奈何再执,涉月逾时,就义寂寥,闻者惊惜。岂丞相尚欲脱去耶?尚欲有为耶?或以不屈为心,而以不死为事耶?抑旧主尚在,不忍弃耶?

果欲脱去耶?尚欲有所为耶?识时务者在俊杰。今以亡国一夫而欲抗天下?今事势无可为,而国君大臣皆为.执矣。臣子临大节,决大难,事可为则屈意忍死以就义,必不幸则仗大节以明分。故 身执而勇于就义,当于杲卿、张巡②诸子为上。李陵③降矣,而曰欲有为,其言诚伪,既不可知。后 死他故,志何自而明哉?丞相之不为陵不待智者而信奈何慷慨迟回日久月积志消气馁不陵亦陵岂不 惜哉?

欲望不屈而不死耶?惟苏子卿④可。屈且不保,况不屈乎?丞相不死,当有死丞相者矣。虽汤镬刀锯⑤,烈士不辞,苟可就义以全归,岂不因忠而成孝?事在目睫,丞相何所俟乎?

(选自王炎午《生祭文丞相文》,有删改)

(注)①田单:战国将领,齐国危亡之际,曾坚守即墨城。②杲卿、张巡:唐代将领颜杲卿、张巡均为战败被俘, 慷慨就义。③李陵:汉代将领,战败,投降匈奴。④苏子卿:即苏武,曾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后回国。⑤汤镬 刀锯:均为古代刑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戈矛 修:修理,整治
B.诚不自返吾衣冠 意:料想
C.以丞相之死    速:招致
D.抑旧主尚在,不忍弃耶  捐:舍弃,抛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生也幸 令何见山进幕府
B.所求乎臣 而国君大臣皆执矣
C.死犹为厉鬼击贼   供给军饷,倡士民助义之心
D.将无往而不得死矣 尚欲有为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先以君臣父子伦理阐述自己的生死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是一种选择;忍 辱负重,鞠躬尽瘁,有为而死,也是值得追求的境界。
B.乙文中,作者选取众多前代正面实例,从汉代苏武、李陵到唐代颜杲卿、张巡等人,宣扬节烈忠贞的观念,希望文天祥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C.甲文以“呜呼”领起一连串“死”字,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再次回顾既往,表白自己屡次 身陷死地却艰难求生,就是要为国家雪耻,匡扶宋室。
D.乙文在肯定文天祥为人之后,一连设置几个疑问推测文天祥不死的意图,然后指出牺牲光荣、偷生可耻的看法,旨在打消文天祥求生的幻想。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丞 相 之 不 为 陵 不 待 智 者 而 信 奈 何 慷 慨 迟 回 日 久 月 积 志 消 气 馁 不 陵 亦 陵 岂 不 惜 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2)虽汤镬刀锯,烈士不辞,苟可就义以全归,岂不因忠而成孝?事在目睫,丞相何所俟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予志焉。

呜呼!予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节选自《指南录后序》)

(二)

咸淳九年,文天祥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在君乎?君其勉之。”……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拜,不拜,弘范遂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志焉悲: 思念,同情B.而死有余    责:罪责
C.天祥方五坡岭 饭:吃饭D.吾不能捍父母 父母:父母双亲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存本不忍废 君勉之B.予生也幸 左右命
C.而幸生也何 使书招张世杰D.父母之遗体行殆 弘范遂客礼见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南录》中的诗歌,既展现了文天样赴元营谈判被拘的情形,又记载了他一路险境迭出的逃亡历程,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志和民族正气。
B.材料(二)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用江万里和张弘范等人的言行衬托出文天祥超过常人的意志节操和凛然大义。
C.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臣子,文天祥有爱国的一面,也有愚忠的一面,这从“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谬”和“安事二姓”等语句中可见。
D.两段材料分别以议论和叙述为主,风格不一,但都表现了文天祥为复兴国家奋斗到底、死而无憾的决心。
【小题4】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B.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样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C.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D.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2)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