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短歌行》,完成下面问题。

对酒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枉用契阔谈䜩,心念旧恩(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对酒歌 当:
(2)青青子衿 子:   衿:
(3)呦呦鹿鸣 呦呦:
(4)何时可 掇:
(5)越枉用 陌:  阡:   枉:  用:  存:
(6)绕树三 匝: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小题3】将诗歌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6 10:49: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1)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2)去官之后,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3)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4)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5)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6)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7)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B.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C.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D.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古代王侯自谦之称。曹操当时是丞相,被封武平侯,故此自称。
B.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清廉之士。
C.侯:是古代高于“公”“伯”的爵位。爵位制度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D.僭号:一是指冒用帝王的称号,二是指超越本分的封号。在这里是第一个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想建功立业,却招致怨恨。曹操起初想做个好太守,他在济南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却遭到豪强权贵的怨恨。
B.曹操辞官还乡后,欲与世断绝。他辞官还乡后,建了一栋学舍,准备在此读书打猎,曾一度产生断绝与宾客交往的念头。
C.曹操先后打败敌人,位极人臣。他打败了袁术、袁绍和刘表后,又收编了黄巾军,当上了宰相,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已显贵至极。
D.曹操审慎考虑进退,以减少谤议。他拒绝交出兵权,但主动提出退还三县的封地,希望能够减少别人对他的议论和指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2)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同类题4

阅读曹操《短歌行》,回答后面问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下列句中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慨当慷(没有实际意义。以:而。)
B.唯有杜康(这里指代酒。)
C.瑟吹笙 (弹奏)
D.用相存(白白地)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逝去的日子不必再提,忧苦也正一天天地增多。
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山不”两句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D.“周公”两句是诗人借用周公三次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小题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
C.“山不厌高”以下四句,诗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得到贤才、统一天下的雄心。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B.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C.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D.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从汉代开始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清廉之士。后来合称“孝廉”。历代因之。
B.迁:晋升或调动。左迁是降职、贬官,而右迁是提升调用。
C.露布:指檄文、捷报类布告性文书,往往加以缄封,亦谓公布文书。
D.执事:在文中的意思是“朝廷”。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一句中,“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应译为“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在济南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早年的目光远大和胆略过人。
B.曹操先后打败了袁术、袁绍,后来又招安了包藏奸心的刘表,让他当上了宰相。曹操认为,刘表作为臣子,显贵至极,这已超过了刘表原来的愿望。
C.曹操断然拒绝让出兵权,这是一位考虑成熟而老练的政治家老谋深算的明智之处,显示出曹操在关系个人命运和国家安危的原则问题上,是没有半点犹豫和含糊的。
D.从让县这一做法来看,曹操反倒全人以谦恭礼让、充分考虑舆论影响的印象,政治上获得极大的成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2)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