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 曹操(155-220)
- 《观沧海》
- 《龟虽寿》
- 《蒿里行》
- 诸葛亮(181-234)
- 曹丕(155-220)
- 曹植(192-232)
- 阮籍(210-263)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曹操《短歌行》(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呜,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题1】下列对文本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E. 本节选部分通过诗人宴会上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的情怀,达到了寓理于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目的。
【小题2】本节选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呜,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题1】下列对文本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不是让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建功立业,情感看似消极实则积极。 |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句中,诗人用相传最早的造酒人杜康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借饮酒解除了心头的忧虑。 |
C.曹操不借“朝露”抒发个人之情,只以此巧妙地提醒天下贤才,人生就像“朝露”,要赶紧拿定主意到自己这里来施展抱负。 |
D.“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中的“君”字,在本诗中具有特指意义,不指某一个具体的品行良好的人,而是指广大的“贤才”。 |
【小题2】本节选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E.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两句运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小题2】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概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已过半百却壮志未酬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
【小题2】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概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小题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E. 全诗使用了简洁明了的白描手法,无意于词句的雕凿粉饰,而用明快有力的语言来表达,风格质朴,豪放飘逸,引人慨叹。
【小题2】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小题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
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
【小题2】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回顾曹操《短歌行》,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 |
B.青青子衿 子衿:衣领。 |
C.鼓瑟吹笙 鼓:弹奏。 |
D.山不厌高 厌:厌恶。 |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
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
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1)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2)去官之后,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3)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4)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5)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6)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7)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2)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1)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2)去官之后,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3)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4)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5)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6)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7)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
B.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
C.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
D.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
A.孤:古代王侯自谦之称。曹操当时是丞相,被封武平侯,故此自称。 |
B.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清廉之士。 |
C.侯:是古代高于“公”“伯”的爵位。爵位制度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
D.僭号:一是指冒用帝王的称号,二是指超越本分的封号。在这里是第一个意思。 |
A.曹操想建功立业,却招致怨恨。曹操起初想做个好太守,他在济南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却遭到豪强权贵的怨恨。 |
B.曹操辞官还乡后,欲与世断绝。他辞官还乡后,建了一栋学舍,准备在此读书打猎,曾一度产生断绝与宾客交往的念头。 |
C.曹操先后打败敌人,位极人臣。他打败了袁术、袁绍和刘表后,又收编了黄巾军,当上了宰相,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已显贵至极。 |
D.曹操审慎考虑进退,以减少谤议。他拒绝交出兵权,但主动提出退还三县的封地,希望能够减少别人对他的议论和指责。 |
(1)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2)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题文)阅读《短歌行》,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小题1)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小题2】(小题2)解析“周公吐哺”典故的含义。
短歌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小题1)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小题2】(小题2)解析“周公吐哺”典故的含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贾谊的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晁错的代表作是《论贵粟疏》。 |
B.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的《汉书》,为班固受诏而作,因而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那样的强烈批判精神,如书中将项羽、陈涉由《史记》中的“本纪”“世家”贬入“列传”,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词。 |
C.“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
D.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以文学著称,然而他的《出师表》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家喻户晓。 |
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
(2)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孔雀东南飞》)
(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
(2)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孔雀东南飞》)
(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
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我有嘉宾,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在《诗经·氓》中写在男女两人商量婚嫁时,氓的坏脾气已有所显露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
(5)在《出师表》一文中写诸葛亮希望幼主能询问好的治国道理,并善于纳谏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起承担的句子是“__________”。
(7)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我”扣弦而歌,而在歌声中别有寄托的一句是“__________”。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我有嘉宾,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在《诗经·氓》中写在男女两人商量婚嫁时,氓的坏脾气已有所显露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
(5)在《出师表》一文中写诸葛亮希望幼主能询问好的治国道理,并善于纳谏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起承担的句子是“__________”。
(7)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我”扣弦而歌,而在歌声中别有寄托的一句是“__________”。
名句默写。
(1)《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2) 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3)《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借《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回归园田后,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2) 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3)《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借《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回归园田后,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