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人之邪正。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愚臣诚不敢以语邪人。”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明年二月戊午,地震。其夏,齐地人相食。七月己酉,地复震。上曰:“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焉。已诏吏虚仓廩,开府臧,振救贫民,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躅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曰:“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唯陛下财察。”上复延问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注),皆烦费,违古制。又宫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书奏,天子异其意,签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遂从之。年老以寿终。

(选自《汉书・翼奉传》,有删改)

(注)迭毁,古宗庙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余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庙中。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B.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C.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D.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事,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为了防止泄漏,用皂囊封缄。
B.关东,秦汉时指山海关以东地区。“沛公欲王关中”的“关中”则指其西地区。
C.水衡,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汉武帝时期所置,掌管皇家上林苑。
D.般庚,商朝君主,他继位后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般庚迁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翼奉勤奋学习,不愿追求仕进。他和萧望之是同学,研究《齐诗》,精通经术,萧望之把经术运用于政事,而他却不愿做官,喜欢历法阴阳占卜之术。
B.翼奉被人推荐,受到皇帝尊敬。元帝即位不久,许多儒者就推荐了他。他被征召在待诏宦者署,多次上书言事并被皇帝在闲暇时召见,皇帝很尊敬他。
C.翼奉积极进言,指出朝政过失。因为连年发生灾祸,皇帝忧惧不安,广开言路,翼奉上奏指出,要对诸侯王的园林和后宫加以改变,以此来应天救邪。
D.翼奉稽古鉴今,改革朝廷礼制。翼奉认为长安寝庙不行迭毁礼,花费很多,豪华的宫室园囿又致民困国虚,他引述历史建议迁都,皇上实施了其建议。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文中画横线处)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孟冬寒气至
东汉 无名氏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小题1】孟冬,旧历冬季的第 _______月,即农历十月。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一个“至”字,把“寒气”拟人化,它来“至”主人公思妇的身边,渲染了气氛。
B.“三五” “四五”都是写月圆之夜,从而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C.“一心抱区区”中“区区”即拳拳,描写游子对思妇的忠诚的爱情。
D.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五律中的佳品。
【小题3】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本诗是如何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之情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阳人。年十二,失父,好学,为小史,数为掾史所苦。蔡父奇其貌,曰:“有封候骨,当以经术进。”遂辞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

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后以射策甲科为郎。二三岁,举明经,迁议郎。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害其能,非之。方进知之,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内不自安,其后常称述方进,遂相亲友。

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再迁丞相司直。初,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司隶,不肯谒丞相,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于是举奏其状,曰:“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勋不尊礼仪,轻谩宰相,邪谄无常,不宜处位。”上以其所举应科,遂贬勋。

会丞相薛宣坐广汉盗贼群起及太皇太后丧时三辅史并征发为奸,免为庶人,遂擢方进为丞相。时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丁母忧,既葬三十六日,除服起视事,以为身备汉相,不敢逾国家之制。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免,而上以其重臣,为隐讳。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其见任如此。

绥和二年,薨。赐乘舆秘器,柱槛皆衣素。天子亲临吊问,谥曰恭候。

(节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注)①汉文帝遗诏将三年之丧制度变成36天,并垂为定制。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
B.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
C.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
D.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翟方进志于经学,为人谦恭。方进学习经术十多年,备受称赞。在受到老儒士胡常诋毁时,他派遣门下诸生虚心求教,胡常最终被感动。
B.翟方进忠真直言,维护朝纲。涓勋身为司隶,对丞相轻慢无礼,但对成都侯礼让有加,方进认为这不合礼法,于是上奏皇上降了涓勋的官。
C.翟方进注重修养,事母极孝。年少为学,后母赴京陪侍,织鞋供读。后官至丞相,供养母亲十分真诚。后母去世,守丧期满才又回来做官。
D.翟方进智能有余,深受倚重。翟方进与淳于长交好,等到淳于长触罪被杀,方进感到惭愧,上疏请罪辞官,但皇上宽宏大量,从不怀疑方进。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司隶,不肯谒丞相,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
(2)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免,而上以其重臣,为隐讳。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委计吏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悌、力田。常选学宫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宫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之,数年,争欲为学宫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宫,自文翁为之始云。

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汉书·循吏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遣京师(___) (2)次察举(____) (3)县邑吏民见而之(___) (4)蜀地学于京师者齐鲁焉(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郡县吏察举   高者补郡县吏
B.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   良入,具告沛公
C.争欲学宫弟子   文章合时而著
D.自文翁为始云   秦则无理,何施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文翁以为右职B.减省少府用度C.文翁终于D.至今巴蜀好文雅
【小题4】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1)买刀布蜀物,委计吏以遗博士。
(2)每出行县,益从学宫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
【小题5】概括文翁为教化蜀人采取的措施及产生的效果。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怜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注] ①休沐:休息沐浴,即古代官员的例行休假。②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B.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C.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D.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安世工作尽责。供职尚书时,工作尽心尽责,连例行节假日也没有外出过。担任光禄大夫后,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对他评价很高。
B.张安世为人谦逊。皇帝想任用他为大将军,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坚持推辞但没有成功。
C.张安世对家人要求严格。他认为自己和儿子地位都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张延寿离开京城去做北地太守。
D.张安世善于治家。他虽然有万户封地,但生活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张家凭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而富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2)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招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选自《汉书》)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莫能 (________)    (2)田延年为河东太守(________)
(3)署督邮 (________)    (4)又不可以私 (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属县长吏虽中伤B.案事发奸,穷竟事情
C.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D.为狱小吏,晓习文法
【小题3】与“征拜东海太守”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古之人不余欺也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
(2)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
【小题5】文中除了表现尹翁归奉职守法外,还写了他的哪些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苏武传》节选文字,完成各题。

①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②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小题1】《苏武传》选自《    》,它是一部    (体例)断代史书。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武益愈(______________)   (2)会论虞常(_____________)
(3)马畜弥山(______________) (4)畔主背亲(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句中与例句“剑斩虞常已”中的“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使其从者褐(《廉颇蔺相如列传》)
B.范增数项王(《鸿门宴》)
C.秦伯素服次(《秦晋殽之战》)
D.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小题4】下列四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见犯乃死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单于壮其节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空以身膏草野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与君为兄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小题6】根据第②段文字,从对比的角度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苏武这个人物形象的。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一切便宜从事。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注]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

(选自《汉书•酷吏传》)

[注]令辟:砖块。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
长安中奸猾多    (_____________)
记之  (_____________)
其余尽以次虎穴中 (_____________)
赏所其魁宿 (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郡更察廉为楼烦长 乃谴武中郎将使
B.久之得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斩武吏     一夫夜呼,乱四应
D.疾病死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小题3】下列划线词没有古今异义的是
A.得一切便宜从事
B.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小题4】翻译句子。
(1)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2)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 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也。举孝廉,再为京令,有政理迹。

② 旧交阯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莫不自出。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给,辄复求见迁代,故吏民怨叛。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犯。”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征拜议郎。

③ 时,黄巾新破,兵凶之后,郡县重敛,因缘生奸。诏书沙汰刺史、二千石,更选清能吏,乃以琮为冀州刺史。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琮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之。百城闻风,自然竦震。其诸臧过者,望风解印绶去,惟瘿陶长济阴董昭、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于是州界翕然。

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再为京令
(2)异香、美木之
(3)财计
(4)乃命御者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举孝廉
B.上承权贵
C.望风解印绶去
D.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2)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小题4】第②段“巷路为之歌”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文意,简述贾琮任交阯和冀州刺史时具体施政内容的异同。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小题1】选文《苏武传》选自史书《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副有罪,当相。____________
(2)苏君,律前汉归匈奴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会论虞常,欲此时降武   材施教
B.空身膏草野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三矢赐庄宗
C.单于愈益欲降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单于愈益欲降之,幽武   度我至军中,公
【小题4】下列句子中不存在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C.夙遭闵凶。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小题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2)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小题6】选文第一段表现出苏武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文意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