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甲)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乙)我们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说法,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

(丙)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形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这是历史和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捉摸B.明日黄花C.昙花一现D.原形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甲)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特别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2)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乙)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周朴园 (丙)(徐徐立起)哦,你,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认识了。

(3)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别B.浅尝辄止C.伺候D.骇人听闻
【小题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是中国天气网一则应用文的一部分,在标点、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五处并修改。

征稿启示

《中国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栏目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灾减灾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 2008 年 7 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大量全国各地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省、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
当前题号:3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尽管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于支离。[甲]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处。[乙]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丙]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B.清沁肺腑C.蕴藉D.点铁成金
【小题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罪魁祸首,但网络的无所不至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令人感伤的历史时空。[甲]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乙]文学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孤芳自赏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丙]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专职作家大量“死亡”,网络写手应运而生。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罪魁祸首B.无所不至C.孤芳自赏D.应运而生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不能避开庄子的人格不谈。在先秦,我认为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杨朱的贵我人格,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的大丈夫人格,锋芒毕露,正义在胸;(甲)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平和公正,循规蹈矩;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虽然后来荀子式的人格遍布天下,那种带有老人和妇人特征的思维方式几成民族性格,我依然敬仰墨子尊重杨朱,佩服孟轲而心仪庄周。没有人愿意为天下自苦如墨子,也没有人敢于为个人自私如杨朱,更没有人敢在专制的社会里学孟夫子,学庄子的遁世.无闻也极难。正因为这样,才显得凤毛麟角,才显出大勇气大人格大精神。这里不谈别人,只谈庄周,当庄子唱着“一而不党”的调子从我们身边掉臂而过时,我们不能不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他是在瓦解铁板一块举手措足都强求一律的政治。并且我们在人群之中感到多少孔子所津津乐道的“恕”了呢?

……

(乙)但是,庄子留恋的已经失去,他所向往的又迟迟不能到来。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从庄子那里,我们知道了这种致命的乡愁与致命的寻找,他的哲学就是对失去的家园的怀念……(丙)“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你已返回故乡了,而我还要寄寓人形之内,在这人间羁旅啊)”——这孟子反、子琴张二人在朋友子桑户灵前的悲歌,就是庄子对人间满怀倦意的流露。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遁世B.凤毛麟角C.并且D.津津乐道
【小题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前,面对“科幻”二字,电影投资人总是望而却步。而今《流浪地球》高歌猛进,票房已超40亿元,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甲]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 ,它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乙]一部成熟的电影,不仅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还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流浪地球》为科幻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表达,中国科幻电影终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话。

毋庸讳言,这是一部好作品,也对得起大多数的赞誉,它让我们在追赶好莱坞大片的路上“看到了希望”。但是,[丙]在矛盾冲突、场景创新上与优秀之作仍有一定差距,弥补差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众多导演、编剧继续努力,追赶状态仍然是进行时。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而却步B.厚积薄发C.毋庸讳言D.一蹴而就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甲)这些国家的民众,因此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乙)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妾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丙)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此B.酝酿C.一古脑D.井底之蛙
【小题2】文中的划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古徽州建筑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其盛,是徽派建筑追求细节精美的典型代表,“三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使之既能融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更让古色古香的建筑如虎添翼。在青砖上雕刻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乙)粉墙饰以砖雕、石雕花窗,或放长条石桌、石凳等点缀小品,使建筑、山水、花木融为一体,但石雕、砖雕囿于材质坚硬,并未见有特别精妙之处。(丙)而木雕把不同类别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人物、花鸟、山水、八宝博古、几何形等),使之共处于一个画面上,主次分明,各起各的作用,显得民间风味浓郁,装饰性强。

不论砖雕、石雕还是木雕,虽然是附属在建筑物上的物件,如门罩中的砖雕,天井四周山水,花鸟题材的石雕,或是窗扇下栏板,屋檐下檐条、雀替,楼层栏板上带有主题性的木雕,但它们统统是一幅幅独立的画, 一件件匠心独运的艺术品。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虎添翼B.囿于C.统统D.匠心独运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