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杭州的西湖,与苏东坡这位大师的名字紧紧相连。不知是西湖使苏轼名垂万世,还是苏轼使西湖更加风光,真是难下判断。[甲]更不知是西湖与他有缘呢,还是他与西湖有缘,凡是他出仕过的州县,都有西湖。除了这个大名鼎鼎的杭州西湖外,广东惠州的西湖、安徽颍州的西湖,都是苏东坡流连忘返过的地方。[乙]因此,古人诗云:“东坡原是西湖长”,就是这个出典了。

[丙]也许钟灵毓秀的湖光山色给了诗人灵感,写出名诗名句也许由于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使这一碧万顷的绿水青山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西湖区分开来,而闻名遐迩。于是,大师笔下的西湖,便成了游客心向往之的去处。这就是山水以文人名,文人以山水存的中国文化特色了。谁来到这些西湖,能不对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巨匠肃然起敬呢?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加B.流连忘返C.名不见经传D.心向往之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B.“我的朋友们,”他说:“我日夜都在思念着你们。”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许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感融合在一起,受到大家的好评。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运用了联想的手法,“天上小团月”就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
B.她一手提着一个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字眼的变换有时候是因为觉得说出来难听,如“大便”“小便”“解手”“出恭”。(明朝考场里考生上厕所都要领块写着“出恭入敬”的小牌子。)
D.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文明而骄傲,但是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它是何等渺小。它会如何发展?它将进步?将衰退?抑或灭亡?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尊崇一个整天吟唱“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怀才不遇者,而对每个早晨在肉市操刀解牛的庖丁置之度外“君子远庖厨”,“怀才不遇”确实使中国一代又一代指望“三顾茅庐”的知识分子丧失了操作能力,关于这种心态,古往今来的学者以及他们的著述都没有涉及过。(乙)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对毛遂自荐的嘲笑,是对自作多情的反感,是对敢为天下先的恐惧。怀才不遇仅是一个假动作,为争待遇的一切黑暗动作都要以“怀才不遇”来掩饰。由于一个社会普遍地采取守株待兔的姿势,所以主动出击打到的兔子也就不再是兔子。(丙)一个人一旦主动出击、毛遂自荐,往往被人看不起;因为如此得来的兔子与待遇无关。在这种传统看来,待遇必须是“三顾茅庐”而遇,才名正言顺,人的尊严和成就感才会获得满足。

【小题1】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置之度外B.关于C.仅是D.守株待兔
【小题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生生之谓易。”阴阳相生,生生不息,此之谓易。独阳不成,独阴不长,二者在抗衡与交融中,互相汲取自身赖以成长的滋养。(甲)世间一切事物,莫不由其内部刚柔、翕辟、动静、开合等对立双方的交感、搏击和消长而得以形成、发展和变化。这种“生生不息”的思路和视角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独具特色的本体论及宇宙观,进而影响并渗透到文艺创作的审美理念之中。

(乙)如果说,《周易》仅仅描述了天地生生之德,那么《中庸》则将生生之德抽象为“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本意是言行一致、真实无欺,此性恰与天道运行的秩序性相吻合。(丙)《兰亭序》之殊胜之处使在于一任真情实感喷薄而出,不回避、不含糊,不故弄玄虚或故作超凡脱俗,以一片至诚示人。金圣叹为其至诚之心所打动,遂慨叹王羲之为“古今第一情种”。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而B.吻合C.故弄玄虚D.慨叹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瓦尔登湖》《苏菲的世界》《爱丽丝漫游仙境》。
B.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C.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那些情况作出那样的反应。
D.我听到在前头响起了一个奇怪的声音:翻炒的声音。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亲人了。
B.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C.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课堂上教与学存在于一个空间中,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一个学习空间不应该只是被抽象的概念充斥,以致没有空间留给那些充满灵气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虽小,但却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乙)学习空间“应该有足够的位置容纳一些个人的小故事,容纳个人体验到的、内在的心灵导师发挥了作用的故事”。(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P22)但是,当你的或我的小故事成为我们绝无仅有的参考点,我们就很容易在自我陶醉中失魂落魄

(丙)所以在学习空间中也必须强调有关准则的“大故事”,这些故事在广度上涵盖一切,在深度上揭示规律;这些故事给个人的故事限定了理解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个人“小故事”的含义。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学习用尊重的态度聆听这些“大故事”,就像我们尊重他们向我们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一样。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乎B.充斥C.绝无仅有D.失魂落魄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梵高曾跟他的朋友说过这样的话:“我的绘画早晚会得到世人的……”读这样的句子,总能感受到一丝阳光。这是对自我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带着穿透时间遮蔽的勇气和悲壮。(乙)稀有的植物往往生活在更加隐秘的地方,这一定是大自然更为精心的创造;而一个卓越的画家,在他苦心孤诣画出传世的作品之前,却深受生活的磨难,被裹挟进深秋的雨雾之中,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呢?

有一张画他感觉很满意,画的是在淡紫色并且略带金黄色的夜空下,农舍黑乎乎的轮廓,黑黑的白杨耸立在农舍之上。(丙)注意这几个词:淡紫色、金黄色、黑色,色彩的丰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多彩。梵高有弟弟的支持,当时还算健康的身体扛住了所有现实的窘迫,积极的精神抵挡了噩运带来的打击,那是一段穷困而又幸福的时光。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苦心孤诣B.裏挟C.何尝D.噩运
【小题2】文段中画横线的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