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利用课文《归去来兮辞》相关内容补出下联 ,注意对联的基本要求,宽对即可。
示例:
上联:引壶觞,眄庭柯,涉园成趣;
下联:携稚子,倚南窗,观日融情。
(1)上联:僮仆稚子,亲戚农人,此中有人伦乐;下联:
(2)上联:小径松菊,一杯清酒名可越;下联:
当前题号:1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筑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每条山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C.灯笼草不在意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意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氓》)
当前题号:3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们在诗词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为给出的上联撰写一句下联。
滕王阁   橘子洲   康河   长亭   兰亭   雨巷
上联:浔阳江边失意诗人聆听琵琶哀曲
下联:
当前题号:5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③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也许他在为过去哀伤,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
④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A.①对偶 ②拟人 ③设问 ④反复
B.①对比 ②比喻 ③反问  ④排比
C.①对比  ②拟人  ③借代  ④反复
D.①对偶  ②比喻 ③设问  ④排比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辞,以“一个成熟的人”为开头写两句话。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烦恼,只不过他善于把烦恼当作一阵清风一刮而过;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忧伤,只不过他善于把忧伤化为希望的力量;
当前题号:7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B.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C.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
D.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 )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拟人)
B.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拟人)
D.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④老爷子小心,别光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
A.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比喻
B.①夸张②设问③排比④比喻
C.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夸张
D.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④夸张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