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金柳的艳丽与温润,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极度迷恋。 |
B.“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文明人”指野蛮残酷的反动派。 |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使用了通感手法,表现了荷花的清香之味时有时无,隐隐约约。 |
D.“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使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恩格斯内心的无比悲痛之情。 |
以“长乐钟声花外尽”为上句,下列四个句子中能与之组成对偶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A.龙池柳色雨中深 |
B.水碧沙明两岸苔 |
C.榆柳萧疏楼阁闲 |
D.池中春蒲叶如带 |
对下列古诗词句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莺语”来比婉转动听的琵琶声;以“幽咽”写“泉流”是拟人,以泉流之声写乐声又是比喻。 |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写一场战役“谈笑间”结束,是夸张;“樯”桅杆,“橹”船桨,合起来代指敌军战舰,是借代。 |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里的“献”“供”将远山人格化,说远山送来愁和恨,是拟人;“玉簪螺髻”,以女子的发髻头饰指美貌女子,属借代。 |
D.“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枝头的菊花被秋风吹落,稀疏了,消瘦了,是拟人;将人与花相比,表现了人被相思消磨得比黄花还憔悴、枯瘦。 |
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C.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
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 |
C.月仄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黄庭坚) |
D.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B.人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盘踞时它呈螺旋上升的圆,沙漠中它作“S”形移动,草丛里它像一条线那样笔直地滑入深处。 |
B.清晨带来了凄凉的和解,太阳也惨得在云中躲闪。 |
C.从此,这终日与尘土为伍、因残疾而匍匐的先知——蛇,累积了对天堂的仇恨。 |
D.昆虫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
B.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
C.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所含修辞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
B.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