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5题)
智、仁、勇三者具备,即为智慧的人生。智慧何来? , , 。 , , 。
①如黑夜里的星星,光彩夺目却不刺眼
②简单地说,就是“学问”
③真正的智慧
④它既具有名词的意思,也有着动词的意味
⑤由学问孕育而成
⑥“智出于学,慧源于问”
谜语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一种智力活动。《文心雕龙·谐隐》说:“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又说:“君子嘲隐,化为谜语。”根据这些意思,结合谜语制作、猜射的实践,我们似可以这样来说明什么是谜语,那就是:将某事物用隐喻、形似、借代、暗示或其他隐晦的方式或手段隐匿起来,做出谜面,要人们以此为据,动脑分析,顺藤摸瓜地猜测出被隐匿之事物,这类智力性文艺制品,称之为谜语。一般地讲,一条谜语,要由三要素构成,即:谜面、谜目和谜底。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周易·归妹》中记载了商代短谣《女承筐》:“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羊,无血。”这两句卦辞表述的意思是:一个女子挎着竹筐,筐里什么也没有;一个男子正在用锋利的刀子割羊,可是羊并不流血。要我们猜猜:这是在干什么?原来,这一男一女正在割羊毛。据考证,这短谣式的卦辞,实际上是我国第一条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民间事物谜”的雏形。当时并不叫做谜语,而视之为“隐语”之类。“谜”这个汉字,是在距商代一千多年后的六朝时期才产生的。六朝时期,只是产生了“字谜”这个词。隋唐时期,谜语也还仅仅是以“字谜”、“物谜”这两种形式为载体,缓慢地向前发展。
到了宋代,由于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谜事,才出现了“灯谜”一说。南宋著名词人周密所著《武林旧事》卷二“灯品”中说:“……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日诨语,戏弄行人。”当时,南宋都城武林(即杭州)将谜条粘于绢灯之上或直接书绘于灯绢之上,供人猜射,这便是“灯谜”一词的由来。在谜语发展史上,由此从隐语中分蘖出“灯谜”这一与“民间事物谜”并驾抗衡的纯文义性谜种。需要说明的是,南宋时,在用文字的形式将文义谜书于灯上的同时,事物谜也间杂书绘于灯上。可见,当时的谜语(隐语)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分类。灯谜(隐语)实际上为谜类的统称,绝非仅为文义谜或民间事物谜的专称。“灯谜”这个名称产生于宋代,而使其成为文义谜的专称,使之与民间事物谜的内涵泾渭分明,则是近代以来一些谜事积极分子努力的成果。
从宋代再经元延续至明代,不管事物谜还是灯谜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出现了“谜语”、“灯谜”这类的词,而且还产生了带格的灯谜。到了明末清初,带格灯谜又有了飞速发展,居然由原来的十几种谜格,发展到三四百种之多,同时还产生了一些特殊形式的新谜种。
灯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宝石,实实在在是中华民族独占享用的,是足可以引以自豪的。所以,灯谜连同京剧、国画和书法一起,被世人誉为“华夏四绝”。
下图是根据武则天的“遗愿”,唐朝君臣在乾陵司马道东侧为武则天树立了一块石碑,但上面却没有字。如果让你补充,应该写入下列哪些内容( )
①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注意减轻农民负担③统治时期史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④统治时期唐朝达到全盛时期
下图是根据武则天的“遗愿”,唐朝君臣在乾陵司马道东侧为武则天树立了一块石碑,但上面却没有字。如果让你补充,应该写入下列哪些内容( )
①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注意减轻农民负担③统治时期史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④统治时期唐朝达到全盛时期
①而今安在哉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其制稍异于前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何为其然也 ⑦妪,先大母婢也 ⑧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⑨急于星火 ⑩凌万顷之茫然
①而今安在哉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其制稍异于前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何为其然也 ⑦妪,先大母婢也 ⑧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⑨急于星火 ⑩凌万顷之茫然
2.单选题- (共4题)

A.![]() | B.![]() | C.![]() | D.![]() |
3.填空题- (共9题)
4.解答题- (共4题)
(1)求AC两点间的球面距离;
(2)求P点的经度;
(3)求AP两点间的球面距离.

(1)求证:OB⊥AC;
(2)若AC与圆柱下底面所成的角为30°,OA=2.求三棱锥A-BOC的体积.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9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