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填空题- (共6题)
3.解答题- (共10题)
12.
如图,△ABC中,∠ACB=90°,AB=10cm,BC=6cm,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折线A﹣C﹣B﹣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若点P在AC上,且满足PA=PB时,求出此时t的值;
(2)若点P恰好在∠BAC的角平分线上(但不与A点重合),求t的值.

(1)若点P在AC上,且满足PA=PB时,求出此时t的值;
(2)若点P恰好在∠BAC的角平分线上(但不与A点重合),求t的值.
14.
如图,△ABC中,AB=AC=24,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D于点E、F,EF = 5 .

(1)求点F到边AB的距离FG的长;
(2)求 F到B点的距离FB的长.

(1)求点F到边AB的距离FG的长;
(2)求 F到B点的距离FB的长.
15.
如图1,在△ABC中,点D、点E分别在边AB、BC上,DE=AE,且∠B=∠C=∠DEA=β。
(1)求证:△BDE≌△CEA
(2)当∠DEB=
β 时,
①求β 的值;
②若将△AEC绕点E顺时针旋转,使得∠DEA =90°,如图2所示,其余条件不变,连结AB交CE的延长线于F,求证:CF=C


(1)求证:△BDE≌△CEA
(2)当∠DEB=

①求β 的值;
②若将△AEC绕点E顺时针旋转,使得∠DEA =90°,如图2所示,其余条件不变,连结AB交CE的延长线于F,求证:CF=C
A. |


16.
如图,等腰△ABC中,AB=AC.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AC于E,连接BE.

(1)当∠A=40°时,求∠CBE的度数;
(2)若△ABC周长为18,底边BC=4,则△BEC周长为多少?

(1)当∠A=40°时,求∠CBE的度数;
(2)若△ABC周长为18,底边BC=4,则△BEC周长为多少?
17.
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于M,交AC于N,若△ABC 、△AMN周长分别为13cm和8cm.

(1)求证:△MBE为等腰三角形;
(2)线段BC的长.

(1)求证:△MBE为等腰三角形;
(2)线段BC的长.
19.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按下列要求画图:

(1)在图①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等腰三角形ABC (只画一个即可);
(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一个正方形.

(1)在图①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等腰三角形ABC (只画一个即可);
(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一个正方形.
20.
阅读理解:
(问题情境)
教材中小明用4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图1,利用此图,可以验证勾股定理吗?


(探索新知)
从面积的角度思考,不难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 + 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从而得数学等式: ;(用含字母a、b、c的式子表示)化简证得勾股定理:
(初步运用)
(1)如图1,若b=2a ,则小正方形面积:大正方形面积= ;
(2)现将图1中上方的两直角三角形向内折叠,如图2,若a= 4,b= 6此时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
(迁移运用)
如果用三张含60°的全等三角形纸片,能否拼成一个特殊图形呢?带着这个疑问,小丽拼出图3的等边三角形,你能否仿照勾股定理的验证,发现含60°的三角形三边a、b、c之间的关系,写出此等量关系式及其推导过程.
知识补充:如图4,含60°的直角三角形,对边y :斜边x=定值k
(问题情境)
教材中小明用4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图1,利用此图,可以验证勾股定理吗?


(探索新知)
从面积的角度思考,不难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 + 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从而得数学等式: ;(用含字母a、b、c的式子表示)化简证得勾股定理:

(初步运用)
(1)如图1,若b=2a ,则小正方形面积:大正方形面积= ;
(2)现将图1中上方的两直角三角形向内折叠,如图2,若a= 4,b= 6此时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
(迁移运用)
如果用三张含60°的全等三角形纸片,能否拼成一个特殊图形呢?带着这个疑问,小丽拼出图3的等边三角形,你能否仿照勾股定理的验证,发现含60°的三角形三边a、b、c之间的关系,写出此等量关系式及其推导过程.
知识补充:如图4,含60°的直角三角形,对边y :斜边x=定值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6道)
解答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