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10月独立作业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584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简答题(共5题)

1.
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在15g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不考虑稀盐酸挥发氯化氢)。实验装置和有关数据如下:

当A装置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测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4.6g;C装置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且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g。
(2)15g样品最多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g。
(3)请分析碱石灰的增重大于二氧化碳质量的原因____。
(4)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2.
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15g,加入 180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 100g 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 271.7g 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____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____________
3.
用久的热水瓶内胆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兴趣小组为了解具体成分进行了实验。他们取样品25克放入质量为100克的锥形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往瓶内加入150克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此时天平示数如图。对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4.2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填化学式)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3)反应结束时溶液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精确到0.1%)
4.
实验要求,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倾倒入排污管,必须回收处理。某兴趣小组从实验室收集 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 5.44 千克,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的稀硫酸来处理,并回收处理后的溶液.他们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时,所得溶液 pH 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求:

(1)据如图可知,当反应到 A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2)当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至 N 点时,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 10 千克,此时溶液总质量
为 15 千克.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 0.1%).________
(3)求混合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___
5.
最强大脑:我们知道氢氧化钠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现有一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底浅盘,盘底上有一块硬币浸在溶液中。要求手不接触溶液、不得倾斜浅盘,不改变浅盘的位置和形状,将硬币用手拿出(硬币表面少量的残液可忽略)。于是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器材(烧杯、蜡烛)进行挑战,结果挑战成功。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小科用这套装置挑战成功的原理。________。

2.选择题(共15题)

6.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
A.加热液体B.取液时加入空气
C.滴加液体D.取适量液体
7.
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 ②B.实现③ 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实现⑤ 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D.实现⑥ 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8.
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B
硝酸银

稀盐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C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D

氢氧化钡
碳酸钙
硝酸银
稀盐酸
 
A.AB.BC.CD.D
9.
小金利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注射器内装有足量稀盐酸,硬质玻璃管中有四个棉球,其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关于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反应速度太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B.若把大理石换成碳酸钠则反应速度太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C.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
D.通过①④或②③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10.
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1.
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步:取50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第二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先后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第一步实验可知,原样品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
B.BC段减少的沉淀是碳酸钙和碳酸钡
C.杂质一定含有硫酸钠、氯化钠
D.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共有三种
12.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pH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13.
小明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人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①Mg2+②Mg2+和Fe2+③Mg2+和Cu2+④Mg2+、Fe2+和Cu2+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
已知钠、钾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将一定质量的钠、钾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纯水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曲线a表示钾与水反应的图象,曲线b表示钠与水反应的图象
B.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小于钾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相等
D.反应后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5.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甲丙乙
16.
下列主要成分中含有少量杂质,选用试剂进行检验杂质、除去杂质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际问题,若一种试剂既能检验所含杂质、又能除去杂质,该试剂我们就能称为“高效试剂”,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高效试剂”(所加试剂均适量且忽略分离步骤)的是    (  )
选项
主要成分
所含的杂质
“高效试剂”
A
HNO3
H2SO4
Ba(NO3)2
B
NaOH
Ca(OH)2
Na2CO3
C
CuO
Fe
HCl
D
MgCl2
MgSO4
BaCl2
 
A.AB.BC.CD.D
17.
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海水晒盐B.铁丝燃烧C.石墨导电D.西瓜榨汁
18.
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被,所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B.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变
C.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80D.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
19.
已知一铜、锌合金粉末,加入到AgNO3溶液中,如果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物质的种类为a,滤液中溶质的种类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b=3,则滤液中可能不含AgNO3
B.若a+b=4,则滤纸上一定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Cu(NO3)2
C.若溶液呈蓝色,则a=1
D.若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a+b=4
20.
有一种新型锂电池,它选用的材料与以往电池不同,主要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8Li+3SOCl2==Li2SO3+6LiCl+2S,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Li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B.S元素的化合价有3种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生成物Li2SO3为氧化物

3.填空题(共7题)

21.
(1)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铝、钙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将5.6克这样的铁跟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时,生成0.2克氢气,则此铁块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________ 。   
(2)向混有少量硝酸铜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当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滤液和金属。①若向滤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铜丝,其表面一段时间后产生银白色固体,则滤出的金属是________, 
②若将滤出金属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 。
(3)已知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气体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质量有关,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图中,容器A(是一种瓷筒,器壁能允许气体分子通过)里面充满了空气,当烧杯中充满氢气,并不断地继续通入氢气时,导管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22.
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溶液中,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
试剂
NaCl溶液
盐酸
NaHCO3溶液
NH4Cl溶液
NaOH溶液
颜色





 
(1)NH4Cl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k+、Fe3+、NH4+、NO3-、SO42-离子中的______(填离子符号)。
(3)胃酸过多的病人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
电镀是金属防锈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标为A、B、C的三只试剂瓶,从电镀厂取来ZnSO4、CuSO4和AgNO3三种电镀液.由于忘记每瓶中装的是何种溶液,所以分别取出三种电镀液进行了探究.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写出电镀液的名称: B瓶中________.   
(2)如果实验Ⅱ中将硝酸钡溶液替换为氯化钡溶液,对实验结果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3)小敏同学提出只需选择一种金属单质放入上述三种电镀液中的两种,就可探究出三种电镀液中所含金属的活动性,得到大家一致认可.该金属________.
24.
某同学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归纳,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类别为__________
(2)根据性质5,硫酸可以与下列哪些物质发生反应_______

A、烧碱溶液 B、纯碱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食盐水溶液

25.
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汗水中产生咸味的含钠物质是由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2)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________(可多选),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OH-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稀盐酸②KNO3③CaCl2溶液④MgSO4溶液
(3)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
A. 证明变质: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B. 确定成分:取样,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 除去杂质:取样,加水溶解,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26.
加热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固体中加水发生变化的证据是观察到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出硫酸铜的一种用途是可以______________。
27.
下面是同学们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的过程。
(1)小华同学取10g黄铜,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共收集到气体0.2g,则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小婷同学另取10g黄铜于烧杯中,将12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测得加入的稀硫酸质量和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如下表,表中m=______。
次数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29.96
49.92
m
89.84
109.8
129.8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