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明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人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甲
乙
①Mg
2+
②Mg
2+
和Fe
2+
③Mg
2+
和Cu
2+
④Mg
2+
、Fe
2+
和Cu
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6 09:50: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
2
SO
4
===NiSO
4
+H
2
↑。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___(选填“有机合成”“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写出Ni与CuSO
4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同类题2
把铝箔放入CuCl
2
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甲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
B.乙同学猜想CuCl
2
溶液呈酸性
C.丙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丁同学认为红色物质是铜并检验
同类题3
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 )
A.Cu、Ag
B.Fe、Zn
C.Pt、Cu
D.Ag、Au
同类题4
小余同学将打磨后的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成了无色,铝丝表面有红色的铜生成。经研究发现该反应铝丝铝丝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微粒未完全画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中共有Cu
2+
、SO
4
2-
两种微粒
B.反应过程的实质是金属铝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硫酸根离子反应前后没有改交
C.反应过程中Al失电子生成Al
3+
,Cu
2+
得电子生成Cu
D.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硫酸铝溶液为无色,说明蓝色与Cu
2+
有关
同类题5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猜想三:________。
(实验验证)
⑴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_______。
⑵验证猜想二、三:进一步实验……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