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精灵。(读文回答问题。)
1、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在我们国家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 ,这个节日已经存在  多年了。
3、百姓尊敬屈原是因为:
4、楚国的百姓知道屈原投江自尽后,先是 ,接着 ,后来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心有所悟。
(1)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
“他”指 ,是孔子的    ,他向孔子行礼是因为:

(2)请你写出孔子学琴的四步: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孔子学琴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
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 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小题1】从师襄“______”来到孔子的住处可以知道,他已经来过___次,他每一次听孔子弹琴的感受都______,这一次他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一次师襄认为孔子已经弹出了乐曲的_________,领会了音乐的_______
但是,孔子仍不满足,他还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醒悟”中我们可以体会孔子的琴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沉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如果你是孔子的听众,你会怎么评价孔子的琴声和他学琴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过了几天,汤姆的同学贝奇过生日,家里决定在山上给她举行野餐会,让孩子们都参加。餐后,孩子们都到山上的一个山洞里去了,听说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他们想进去探险。汤姆和贝奇走在最前面,他俩举着蜡烛,顺着黑乎乎的通道,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洞里的景(观 关)。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jū jù)他们的心灵,他们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里走去。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大洞,上面有好多蝙蝠,一大团一大团地聚集在一起。受到亮光的惊(拢 扰),蝙蝠(pū pù)天盖地地飞下来,尖叫着向蜡烛光猛扑过来。吓得他俩赶快跑开,拐过好几个洞才躲开了蝙蝠的追击。

突然,贝奇说:“咱们这是到哪里了?”

汤姆一愣,他发现自己也迷路了。两个人开始在里面乱走,还大声呼叫了好久。可是,既没有人答应,也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带的食物已经吃完,蜡烛也快用光了。两人又累又饿,艰难地在洞中摸索前行,希望能找到出口。有时实在困了,就躺下歇一会儿。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贝奇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可汤姆知道不能泄气。他总是对贝奇说:“你放心,我们马上就会找到出口的,你很快就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了。”

【小题1】在括号里正确的汉字和音节下面画“ ”。
【小题2】照样子,写词语。
(1)黑乎乎:(2)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据他们的心灵。
缩句: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汤姆和贝奇进洞探险,他们遇到了什么情景才迷路的?用“__”画出相关的语句。
【小题5】哪些语句的描写说明汤姆和贝奇真的迷路了?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小题6】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文小精灵。(读文回答问题。)
(1)课文是按照小狮子爱尔莎成长过程的顺序写的:点明它成长过程的词语是:         
(2)“我”送小狮子回大自然的原因有:    
(3) “我”为了让爱尔莎适应自然界的生活,首先   ,然后  ,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我搂住它的脖子吻着它,它好像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儿地蹭我。之后,它恋恋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我,直到我们互相看不见了为止。
就这样,我把爱尔莎交回了大自然。
(1)“恋恋不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爱尔莎依恋作者的句子,画上横线。
(3)给“就这样,我把爱尔莎交回了大自然。”换一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赞同作者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下读一读相关的动物小说。你认为应该怎样与动物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老鼠去海滨

  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他们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
  “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你,”父母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
  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下午,小老鼠又受到了老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他还被追赶得迷失了道路。一路上,他受尽惊吓,疲乏极了。
  傍晚,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于是,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他贪婪地观望着。一排排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这时,晚霞正铺满天空,大海上金光闪闪。
  “多美呀!”小老鼠叫道,“我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跟我一起来,让他们也看看这美丽的大海!”
  晚霞隐去了,月亮和星星开始出现在大海上空。小老鼠静静地坐在山顶,完全沉浸在一片深长的安宁和满足之中了。
  走那么多艰难的路程,才换来片刻的欢乐,但这也是很值得的。
【小题1】本文以什么为顺序?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小老鼠要去海边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他父母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文小精灵。(读课文,回答问题。)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了。
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一百二十只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 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小题1】从文中可以知道麋鹿在我国生存的时间____,分布的面积_____。
【小题2】销声匿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麋鹿遭遇了怎样的厄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对保护珍稀动物有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做题。
“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是你是否尽了力。”
“哦,我懂了。就像这次数学考试,我虽然只考了六十一分,不过我已尽了力,所以就没关系,对不对?”我自以为是地说。
父亲用那双能洞穿人心的双眼凝视着我说 如果你尽了力 就的确没关系 不过你真的尽了力吗 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来。
【小题1】把最后一段缺的标点符号补齐。
【小题2】在父亲看来_________并不重要,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考试得了六十一分,也是尽了力。这句话对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听了父亲的话以后,作者还会再“自以为是”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文精灵。(回忆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转眼间,夕阳为天边披上了    的色彩,随后,星星和月亮也为黑夜燃起了光明。父亲一手拿着手电筒,另一只手牵着我。长夜漫漫,山路 ,我们父子俩小心地迈出每一步,终于走出了 的山林,回到了    的都市。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    ;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
【小题1】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题2】根据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仿写一个句子。
身上,我学到了 ;从 身上,我学到了
【小题3】父亲教育孩子要通过    、体会、 等活动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小题4】这段文字是按照_______顺序写的,夏夜的山林黑得很快,作者用______一词来表现。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