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天
夏天的早晨,朝霞映红了人们的脸蛋,映红了整个大地。太阳悄悄地露出头来,把光辉洒向大地。
太阳越升越高,小草上的一颗颗小水珠悄悄地溜走了。树上的知了开始叫了起来,慢慢地,越叫越急,越叫声音越大:“热死啦!热死啦!”
正午,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天空的太阳不再像早晨那样害羞,发出了耀眼的白光,简直要把大地烤焦。小树用叶子掩护着身体,鱼儿躲在水里不敢露面。路上的行人很少很少,只有汽车还在来回奔驰着。
太阳西斜了,不知从哪儿飘过来几朵云彩,被太阳染得通红。啊,那是晚霞!
【小题1】这篇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是按_________顺序来写的。【小题2】“小树用叶子掩护着身体”这句话说明的对象是( )。(填序号)
A.小树 | B.叶子 | C.身体 |
【小题4】朗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时,正确的语气应该是( )。(填序号)
A.喜爱 | B.惊喜 | C.热情 |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__________,
树头花落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追黄蝶,
____________无处寻。
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诗中主要写的是________追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做什么事最快乐
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他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捉虫子最快乐。”
他跳到田里问水牛:“水牛爷爷,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说:“耕田最快乐。”
他跳到花丛中问蜜蜂:“蜜蜂妹妹,做什么事最快乐?”蜜蜂说:“采蜜最快乐。”
小青蛙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说的都不一样呢?”
妈妈笑着说:“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快乐。”
【小题1】小青蛙问了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啄木鸟、水牛、蜜蜂分别是怎样回答小青蛙的?
啄木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青蛙妈妈告诉小青蛙做什么事最快乐呢?请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小题4】你认为做什么事最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娲补天(节选)
女娲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堆火,把这些石子熔成石浆。她把这些滚烫的石浆一点一点填补在天空的缺口上。不知烧了多少天火,炼了多少石子。终于,天补好了。
【小题1】用文段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仔细阅读选文,填空。
女娲挑选了许多__________,把这些________熔成石浆,然后把这些石浆填补在______________上。
【小题3】你喜欢女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死不屈
李大钊爷爷是党早起的领导人之一。他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同志。当听说敌人要抓他们时,李大钊爷爷让别人撤离北京,自己留下来坚持斗争。后来,李爷爷不幸被捕了。
在监狱里,李爷爷受尽了折磨:敌人用竹签扎进他的手指甲里,鲜血顺着竹签直流,他咬紧牙关,不说一句话;敌人扒掉他的衣服,打得他浑身是伤,并几次晕厥过去。可是,这些丝毫动摇不了他的革命意志。
1927年4月28日,敌人在院子里安上绞架,准备杀害他。李爷爷面对凶恶的敌人,从容不迫地走上绞架,做了最后一次演说:“他们虽然能杀死我,但是杀不死共产主义。我们培养了许多同志,如同红色的种子撒遍各地,共产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取得胜利。”他三次高呼“共产党万岁”后英勇就义。
【小题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组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短文第 自然段写敌人折磨李爷爷;李爷爷英勇就义时高呼的是 ;李大钊爷爷这么做的原因是 。
【小题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毛信的故事
14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shuān)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liū)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了回去。鬼子让海娃带路去三王村,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勇敢的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顺利完成了任务。
【小题1】选文共有【小题2】鸡毛信包括哪些内容?用“——”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3】海娃用什么方法护送鸡毛信?
【小题4】你觉得海娃是个什么样的人?
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啦!”
【小题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小题2】选择“片、间、条、只”填到括号里。
一(_______)小鱼 一(_______)蚂蚁
一(_______)树叶 一(_______)屋子
【小题3】用“_____”画出小燕子说的话。
【小题4】树叶是小虫的_________,是蚂蚁的_________,是小鱼的_______,是小燕子的__________。
动物的舌头
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儿,可以梳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申 伸)出来,帮助散(sàn sǎn)发身体的热量。变色龙的舌头比身体还长,平时藏在嘴里,见到飞虫,能突然弹出粘住虫子。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舌头上长着(到 倒)刺儿,能把害虫从树洞里(钓 钩)出来吃掉。
动物的舌头多么奇妙啊!
【小题1】短文共有【小题2】请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和读音。
【小题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小题4】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动物 | 舌头的特点 | 作用 |
猫 | | |
狗 | | |
变色龙 | | |
啄木鸟 | | |
快乐泡泡
我轻轻地吹走一串串肥皂泡,它们驮(tuó)着赤橙黄绿青蓝紫,飞走不见了。
我很难过,一边走,一边寻找它们。
一个晶莹的露珠站在草叶上对我说:“你看我像不像你吹的泡泡?咱们做朋友吧!”
一个圆圆的气球也从远处飘来对我说:“你看我是你丢失的那个泡泡吗?我和你交个朋友吧!”
我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告诉妈妈我有了许许多多的朋友。
1.读一读,选一选。
(1)肥皂泡飞走了,“我” 。
A.很难过 B.很高兴
(2) 站在草叶上对“我”说话。
A.露珠 B.气球
A.水珠 |
( )的露珠
( )的气球
( )的朋友
讲信用
宋濂(lián)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有一次,他借到一本书,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由于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本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了讲好的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小题1】仔细读短文,补全下列词语。
( )( )渊博 隆( )腊( )
( )( )释手 滴( )成( )
【小题2】短文共有
【小题3】宋濂半夜抄书很辛苦,母亲劝他天亮再抄时,他是怎样说的?用“——”在原文中画出来。
【小题4】读了这篇短文,你对主人公宋濂有怎样的评价呢?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呢?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