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矩形性质理解
- 利用矩形的性质求角度
- + 根据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线段长
- 根据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面积
- 利用矩形的性质证明
- 求矩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 矩形与折叠问题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的和为20cm,则这个矩形的一条较短边的长度为-----------------------------------------------------( )
A.10cm | B.5cm | C.6cm | D.8cm |
矩形ABCD中, O是BC的中点,∠AOD=90°.矩形的周长为20cm ,则AB的长为( )
A.1cm | B.2cm | C.2.5cm | D.![]() |
如图,在矩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F分别是OD,OC的中点.如果AC=10,BC=8,那么EF的长为( )


A.6 | B.5 | C.4 | D.3 |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8,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O,连接CE,则CE的长为( )


A.3 | B.3.5 | C.5 | D.5.5 |
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O,AE⊥BD于E,OF⊥AD于F,若BE:ED=1:3,OF=3cm,则BD的长是( )cm.
A.6 | B.8 | C.10 | D.12 |
如图,矩形ABCD,由四块小矩形拼成
四块小矩形放置是既不重叠,也没有空隙
,其中
两块矩形全等,如果要求出
两块矩形的周长之和,则只要知道( )






A.矩形ABCD的周长 | B.矩形![]() | C.AB的长 | D.BC的长 |
如图,点E、F分别在矩形ABCD的两条边上,且EF⊥EC,EF=EC,若该矩形的周长为16,AE=3,则DE的长为( )


A.![]() | B.2 | C.![]() | D.3 |
如图,有一张长为8cm,宽为7cm
的矩形纸片ABCD,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6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c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