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勾股定理之后,同学们想利用升旗的绳子、卷尺测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小明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了1 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 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请你帮小明求出旗杆的高度.

如图,在△ABC中,∠ABC=90°,AB=6cm,AD=24cm,BC与CD的长度之和为34cm,其中C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请你探究当C离点B有多远时,△ACD是以D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下图,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 2019 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千米
小时,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面对车速检测仪A的正前方60米处的C点,过了5秒后,测得小汽车所在的B点与车速检测仪A之间的距离为100米.
求BC间的距离;
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




问题情境:在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求三角形面积”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小颖想到借助正方形网格解决问题。图1、图2都是8×8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
操作发现:小颖在图1中画出△ABC,其顶点A、B、C都是格点,同时构造正方形BDEF,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且它的边DE、EF分别经过点C、A,她借助此图求出了△ABC的面积。
(1)在图1中,小颖所画的△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 ,BC= ,AC= ;△ABC的面积为 。
(2)请你根据小颖的思路,在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DEF,使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
、
,并直接写出△DEF的面积= 。
操作发现:小颖在图1中画出△ABC,其顶点A、B、C都是格点,同时构造正方形BDEF,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且它的边DE、EF分别经过点C、A,她借助此图求出了△ABC的面积。
(1)在图1中,小颖所画的△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 ,BC= ,AC= ;△ABC的面积为 。
(2)请你根据小颖的思路,在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DEF,使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



如图,已知一架竹梯AB斜靠在墙角MON处,竹梯AB=13m,梯子底端离墙角的距离BO=5m.

(1) 求这个梯子顶端A与地面的距离.
(2) 如果梯子顶端A下滑4m到点C,那么梯子的底部B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距离BD=4m吗? 为什么?

(1) 求这个梯子顶端A与地面的距离.
(2) 如果梯子顶端A下滑4m到点C,那么梯子的底部B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距离BD=4m吗? 为什么?
如图的实线部分是由 Rt△ABC 经过两次折叠得到的,首先将 Rt△ABC 沿 BD 折叠,使点 C落在斜边上的点 C′处,再沿 DE 折叠,使点 A 落在 DC′的延长线上的点 A′处.若图中∠C=90°,DE=3cm,BD=4cm,则 DC′的长为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