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连接两点作辅助线
- 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模型
- 全等三角形——旋转模型
- 全等三角形——垂线模型
- 全等三角形——其他模型
- + 证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和(差)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在
中,
,
,直线l经过顶点C,过A,B两点分别作l的垂线AE,BF,垂足分别为E.F.

(1)如图所示,当直线l不与底边AB相交时,求证:
.
(2)当直线l绕点C旋转到图(b)的位置时,猜想EF、AE、BF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3)当直线l绕点C旋转到图(c)的位置时,猜想EF、AE、BF之间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1)如图所示,当直线l不与底边AB相交时,求证:

(2)当直线l绕点C旋转到图(b)的位置时,猜想EF、AE、BF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3)当直线l绕点C旋转到图(c)的位置时,猜想EF、AE、BF之间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若∠DAB的平分线AE交CD于E,连结BE,且BE也平分∠ABC,则以下的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BC+AD=AB ; ②E为CD中点
③∠AEB=90°; ④S△ABE=
S四边形ABCD

①BC+AD=AB ; ②E为CD中点
③∠AEB=90°; ④S△ABE=

A.1 | B.2 | C.3 | D.4 |
过正方形
(四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顶点
作一条直线
.



图(1) 图(2) 图(3)
(1)当
不与正方形任何一边相交时,过点
作
于点
,过点
作
于点
如图(1),请写出
,
,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改变直线
的位置,使
与
边相交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
,
,
的关系会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
,
,
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
(3)若继续改变直线
的位置,使
与
边相交如图(3),其它条件不变,
,
,
的关系又会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
,
,
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






图(1) 图(2) 图(3)
(1)当










(2)若改变直线









(3)若继续改变直线









(问题引领)
问题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CB=CD,∠B=∠ADC=90°,∠BCD=120°.E,F分别是AB,AD上的点.且∠EC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

(探究思考)
问题2:如图2,若将问题1的条件改为:四边形ABCD中,CB=CD,∠ABC+∠ADC=180°,∠ECF=
∠BCD,问题1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问题3:如图3,在问题2的条件下,若点E在AB的延长线上,点F在DA的延长线上,若BE=2,DF=8,求EF的长(请直接写出答案)
问题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CB=CD,∠B=∠ADC=90°,∠BCD=120°.E,F分别是AB,AD上的点.且∠EC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
A.使DG=B | B.连结CG,先证明△CBE≌△CDG,再证明△CEF≌△CG | C.他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探究思考)
问题2:如图2,若将问题1的条件改为:四边形ABCD中,CB=CD,∠ABC+∠ADC=180°,∠ECF=


(拓展延伸)
问题3:如图3,在问题2的条件下,若点E在AB的延长线上,点F在DA的延长线上,若BE=2,DF=8,求EF的长(请直接写出答案)

如图,△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连CD,下列结论:①AB-AC=CE;②∠CDB=135°;③S△ACE=2 S△CDB;④AB=3CD,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 B.3个 | C.2个 | D.1个 |
先阅读下面的知识,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探究:如图,在△ABC中,已知∠B=∠C,求证:AB=AC.

证明:过点A作AD⊥BC,垂足为D, 在△ABD与△ACD中,
∠B=∠C, , , 所以△ABD≌△ACD( ),所以AB=AC.
(1)完成上述证明中的空白;
(2)已知如图,在△ABC中,AC=BC,∠ACB=90°,AD平分∠CA

探究:如图,在△ABC中,已知∠B=∠C,求证:AB=AC.

证明:过点A作AD⊥BC,垂足为D, 在△ABD与△ACD中,
∠B=∠C, , , 所以△ABD≌△ACD( ),所以AB=AC.
(1)完成上述证明中的空白;
(2)已知如图,在△ABC中,AC=BC,∠ACB=90°,AD平分∠CA
A.试问:AC+CD与AB相等吗?说明理由. |

如图,等腰△ABC中,AB=AC,点D是AC上一动点,点E在BD的延长线上,且AB=AE,AF平分∠CAE交DE于F.

(1)如图1,连CF,求证:∠ABE=∠ACF;
(2)如图2,当∠ABC=60°时,求证:AF+EF=FB;
(3)如图3,当∠ABC=45°时,若BD平分∠ABC,求证:BD=2EF.

(1)如图1,连CF,求证:∠ABE=∠ACF;
(2)如图2,当∠ABC=60°时,求证:AF+EF=FB;
(3)如图3,当∠ABC=45°时,若BD平分∠ABC,求证:BD=2EF.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M为CD中点,AM平分∠DAB,AD+BC=AB.求证:BM平分∠ABC.

(1)请你简要叙述小淇证明方法的错误之处;
(2)若AB=5,AM=3,求四边形ABCD面积.

(1)请你简要叙述小淇证明方法的错误之处;
(2)若AB=5,AM=3,求四边形ABCD面积.
如图1,点A和点B分别在y轴正半轴和x轴负半轴上,且OA=OB,点C和点D分别在第四象限和第一象限,且OC⊥OD,OC=OD,点D的坐标为(m,n),且满足
+|n﹣2|=0.
(1)求点D的坐标;(2)求∠AKO的度数;(3)如图2,点P,Q分别在y轴正半轴和x轴负半轴上,且OP=OQ,直线ON⊥BP交AB于点N,MN⊥AQ交BP的延长线于点M,判断ON,MN,BM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1)求点D的坐标;(2)求∠AKO的度数;(3)如图2,点P,Q分别在y轴正半轴和x轴负半轴上,且OP=OQ,直线ON⊥BP交AB于点N,MN⊥AQ交BP的延长线于点M,判断ON,MN,BM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