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惟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千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本矣!”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于版筑之间(举:举起。)
B.空乏其身(空乏:财资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C.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D.创业与守成难(孰:哪一个,哪一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管夷吾举士/指通豫南,达汉阴
B.与群雄并起角力后臣之/征于色发于声后喻
C.知创业之难/温而知新
D.必先苦心志/如土石何
【小题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B.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外,认为在富贵中易滋生骄奢,在疏忽中易产生祸乱。
C.甲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D.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有相似之处。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5】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限标两处)
莫 不 得 之 于 艰 难 失 之 于 安 逸 守 成 难 矣。
当前题号:1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必先其心志(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士(_________
(3)仆之(_____________
(4)官大者,主之(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不知木兰女郎
B.舜发于畎亩中/此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小题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当前题号:2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死亡

【小题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______
(2)入则无法以家士(______
(3)江南蟹雄,螯能虎(______
(4)可俯拾(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小题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甲文的主要观点:____________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__________ 。
【小题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当前题号:3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余幼时即学(___________
(2)录毕,送之(___________
(3)媵人持沃灌(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小题5】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异宝(节选)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叔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机:迷信鬼神和灾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百里奚举于(_________)
②行拂其所为(_________)
于虑(_________)
④王封我矣(_________)
⑤而子(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小题3】文章开头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什么好处?
【小题4】(乙)文中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当前题号:5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文言文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傅说于版筑之间(______________
(2)其筋骨(______________
(3)困于心于虑(_________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3】文中所举舜、傅说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人恒
(2)于虑
(3)而后
(4)于忧患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当前题号:7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必先其心志(__________)
(2)而后(__________) 
(3)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
(4)人恒(__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选文第一句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其用意何在?
【小题4】选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当前题号:8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课内文言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三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思想家。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舜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
(2)困于心,于虑(_____________)
(3)必先其心志(___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家士(_____________)
【小题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当前题号:9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战国时期思想家,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舜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士 (_____________)  
(3)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
(4)人恒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小题4】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小题5】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有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已经过时了,你认为它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