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_____
(2)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题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当前题号:1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卿今涂掌事 ②但涉猎
B.①蒙辞军中多务 ②自为大有所益
C.①往事耳 ②大兄何事之晚乎
【小题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小题4】孙权劝吕蒙学习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舟·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日: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面的加下划线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以军中多务
(3)治经为博士
(4)鲁肃过寻阳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当前题号:3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⑴蒙以军中多务。
当涉猎,见往事耳。
⑶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3】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称谓,不属于对他人爱称、敬称的一项是
A.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答曰:“待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
【小题4】孙权劝吕蒙学习,感情真挚,心情急切,请从孙权“劝”的语气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5】《资治通鉴》叙事生动,人物鲜活。《孙权劝学》中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他们三个人,你最欣赏谁?请说说理由。
当前题号:4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矣。”师旷日:“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火炬。④昧:昏暗。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2)恐已矣   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蒙乃/始/就学
D.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小题4】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作答)
【小题5】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的劝说方式有何异同?
当前题号:5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鲁肃过寻阳
(2)非复吴下阿蒙
(3)涉猎经史
(4)唯傅修期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小题3】与“蒙辞军中多务”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为大有所益
B.公亦此自矜
C.我酌油知之
D.钱覆其口
【小题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②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③涉猎: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粗略的阅读。④见往事:了解历史。

(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的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
②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
③静以修身 静:_________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小题3】两文劝说的内容有什么异同?
异:
同:
【小题4】读了这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当前题号:7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2)但当涉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3】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蒙/乃始就学
D.肃遂/拜蒙母
【小题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D.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小题5】“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学习这篇课文后,你在学习方面有哪些启示?请结合课文谈谈。
当前题号:8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文言文阅读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一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尊君在(________)
(2)相而去。(______)
(3)吾三省吾身(______)
【小题2】请结合语境填上省略的成分。
(________)答曰:“(_________)待君久(_______)不至,(_________)已去。”
【小题3】试想,《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友人”那天回家,也会像曾子一样反省自己的言行。你觉得友人会反思些什么呢?用现代汉语回答。
当前题号:9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战国策》)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陈太丘与友行(______)
(2)去后至(______)
(3)日,饮酒乐(______)
(4)可不一会期哉(______)
【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小题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看法。
当前题号:10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