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⑴蒙以军中多务。
当涉猎,见往事耳。
⑶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3】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称谓,不属于对他人爱称、敬称的一项是
A.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答曰:“待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
【小题4】孙权劝吕蒙学习,感情真挚,心情急切,请从孙权“劝”的语气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5】《资治通鉴》叙事生动,人物鲜活。《孙权劝学》中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他们三个人,你最欣赏谁?请说说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3 05:08: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汉书·烈女传》)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小题1】下列句子划线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
(1)往事耳(_____)
(2)当知其所亡(_____)
(3)七年不返(_____)
【小题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3处)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小题3】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中道南归,何异断斯织乎?
【小题4】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但劝学方式不同,请结合文段简要说明。

同类题2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矣。”师旷日:“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火炬。④昧:昏暗。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2)恐已矣   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蒙乃/始/就学
D.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小题4】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作答)
【小题5】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的劝说方式有何异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趋:快走。
【小题1】解释选文中划线的字词。
(1)臣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者    
(3)不封君之弟     (4)使翟璜召任座而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
(1)今齐地方千里  (2)文侯问于群臣(曰)
【小题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小题4】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3)规劝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