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唧唧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
(2)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__________________
(3)策勋十二转 __________________
(4)出相扶将 __________________
(5)雄兔脚扑朔 __________________
(6)雌兔眼迷离 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阿无大儿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策勋十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双兔傍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昨夜见军帖 对镜花黄
B.愿为鞍马 东买骏马
C.西市买鞍鞯 坐我西阁床
D.唯女叹息 之于宋君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办。”其此之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黯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髙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寢子离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小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此之谓乎/丘未得志也
B.弗,不知其善也/孔子鼓琴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也/寒暑易节,始一
D.学不思则罔/黑
【小题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甲)文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小题4】(乙)文中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孔子在学琴的过程是怎样“知不足”的。
当前题号:4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友人,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 
(2)不亦乎_____________
(3)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罔/险躁不能治性
B.博学笃志/学时习之
C.好之者不如之者/回也不改其
D.太丘去/不昼夜
当前题号:5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俄而雪_____
②陈太丘与人行_____
③人不知而不_____
④匹夫不可志也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
(1)子在上曰   川:
(2)者如斯夫   逝:
(3)三军可帅也 夺:
【小题2】翻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前题号:7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太丘舍: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___________
(3)不亦乎:___________  (4)吾三省吾身: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吾日三吾身 (2)传不乎 (3)食 (4)去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B.必不得已而去
C.相委而去D.人不知而不愠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小题4】(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问题

(甲)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与之化矣。是以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君子必慎其所与处焉!”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乙)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谅:诚信。②便辟:阿谀奉承。③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④便佞:花言巧语。⑤肆:店铺。 ⑥是以:即“以是”,因此。⑦轩冕:华丽的车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字。
(1)子:①曰:益者三友 (_______) 
非吾友也(__________)
(2)友:①子非吾也(_____)
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如入芝兰之室
B.华捉而掷去之
C.久而不闻其臭,也与之化矣
D.友人惭,下车引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3)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小题4】根据古人交友情况,谈谈自己的交友看法。
当前题号:10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