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与友行    ___    ②门外戏    ___
③下车之    ___    ④入门不    ___
【小题2】翻译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小题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①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     ②日 中 不 至
【小题4】元方的方正之气体现在那四个方面?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前题号:1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过中不至,太丘去   晓之者亦然大喜
B.与人期行,相委而   年与时驰,意与日
C.元方入门不  野有麦场
D.华捉掷去之  学不思则罔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欲废书出观
B.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欲废书出观
C.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D.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小题4】请你说说元方与管宁有哪些相似的品质?对你有什么启发?
当前题号:2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含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俄而雪
(2)差可拟  
(3)去后至 乃
(4)尊君在
(5)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元方时/年七岁
C.白雪/纷纷何所似
D.君与家君/期日中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有人认为元方的“入门不顾”行为太过失礼,不能体现其“方正”。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3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中不至 吾三省吾身
B.人期行 君家君期日中
C.尊君在 待君久
D.元方年七岁    学而习之
【小题2】下列加点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
B.学而时习
C.左将军王凝妻也
D.择其善者而从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当前题号:4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日: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体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今复为相,以全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或短语。
(1)入门不     (2)相而去
(3)王其母     (4)即田子罪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小题3】选出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乙文中“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中的“欲”在文中指不取不义之财,不做不忠之事。
C.乙文中“退请就狱”的朗读停顿可以这样标:“退请/就狱”
D.甲文中的友人和乙文中的田子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是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小题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当前题号:5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咏雪》,完成下列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①“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②“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俄而雪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
【小题2】翻译画线的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课文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气氛?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小题4】你认为“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当前题号:6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D.君与家君/期日中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拟(_______________) (2)期(____________) (3)顾(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主人公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温和陈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当前题号:7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林道人诣谢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 ”指此事。③总角:古时儿童头结发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传信的人。⑤恨:遗憾。⑥朝士:朝廷官员。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林公讲论
B.未若柳絮风起 流涕抱儿以归
C.左将军王凝妻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
D.谢太傅寒雪内集 吾三省吾身
【小题2】用给(乙)文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
【小题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咏雪》中的“兄子胡儿”即《林道人诣谢公》中的“东阳”。
B.《咏雪》文末的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是对谢道韫的赞赏。
C.《林道人诣谢公》文末谢公所说的话,是对王夫人的赞颂。
D.从选文可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人物言谈轶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传神。
【小题5】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结合(甲)(乙)两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当前题号:8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完成各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太丘去     (2)元方入门不
【小题2】翻译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3】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小题4】“信”的本义,是指人的言论和行为应当诚实,真实,不存在虚伪、欺诈。《说文》:“信,诚也”。在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中也提到“_______________?”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就是讲诚信。
当前题号:9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    夫君子之
B.太丘舍  意与日
C.则是无  与朋友交而不
D.元方入门不 野有麦场
【小题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委去    人不知不愠
B.是无礼    淫慢不能励精
C.下车引    得一人使
D.去后至    屠奔倚其下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语言精炼,仅一百来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B.文中对陈元方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惭、下、引”三个动词及两句对话来完成的。
C.陈太丘是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而友人“日中不至”,当然是失信了。
D.文章篇幅虽短,却能在尺寸间起波澜,加之人物情态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小题4】把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