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周宅酆、镐①,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2)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酆(fēnɡ):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镐(hào):古代地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朝曾经建都在这两个地方。②高葆:堡垒一类的建筑物。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去后
乃至(_________________) (2)下车
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
(3)褒姒大
说(_________________) (4)
因数击鼓(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即戎寇至,传鼓相告。
【小题3】甲文中友人最后都认错了,元方却置之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为什么?
【小题4】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