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D.君与家君/期日中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拟(_______________) (2)期(____________) (3)顾(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主人公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温和陈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1 08:4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屋下架屋

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选自《世说新语·文学》)

(注释)①屋下架屋:愿意是在屋子底下再建屋子,比喻结构、内容重复。②庾仲初:指庾阐,字仲初,和太尉庾亮同宗族。③名价:称道、评价。④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并列为三,与《三都赋》并列为四。⑤都下:都城,此指建业。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庾仲初作《扬都赋》 大功告
B.与儿女讲论文义   英雄儿女
C.公欣然欣然自得
D.俄而雪 风驰雨
【小题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B.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C.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D.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小题4】明代胡应麟评《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请结合以上两篇文章内容,谈谈对谢太傅形象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诣:拜访。②进火:烧火。③著箅:放置蒸食物用的竹屉。④釜:锅。⑤馏: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滤出蒸熟。⑥糜:比较稠的粥。⑦识:记住。⑧志:记、记住。⑨易夺:补充。⑩但:只,只要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日中: ⑵元方入门不
⑶俱而窃听: ⑷尔颇有所识
【小题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B.友人/惭,下车/引之
C.太丘/使/元方、季方/炊D.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⑴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⑵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小题4】回答问题
⑴(乙)文讲述了“蒸饭成粥”这一成语故事,陈元方、陈季方为何将饭煮成了粥呢?请用原文的语句准确地回答出原因。
原因:  。
⑵读完这两则故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元方?请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陈元方这个人物的特点。(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