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田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陈太丘与友
期行____
(2)元方入门不
顾____
(3)学而不思则
罔____
(4)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
B.博学而笃志/人不知而不愠 |
C.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D.吾日三省吾身/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小题3】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和“思”的关系,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 |
B.客人所说的“尊君”和元方所说的“家君”意思相同,都指陈太丘,在文中互换位置并不影响阅读。 |
C.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元方指责客人“无信、无礼”,这让客人很惭愧。 |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有关修身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保持自己的志向的重要性。 |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