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 左丘明(前556-前451)
- 墨子(约前468-前376)
- 老子(约前570-500)
- 孙子(约前551-前479)
- 其他春秋作家
- 战国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唐
- 五代十国
- 北宋
- 南宋
- 元
- 明
- 清
- 近代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吾日三省吾身 (2)传不习乎 (3)足食 (4)去食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 | B.必不得已而去 |
C.相委而去 | D.人不知而不愠 |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小题4】(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二)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
——《论语》十二章(节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把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并翻译。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3】“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品德的修养。
【小题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不亦说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题3】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曲肱而枕之 | B.择其善者而从之 | C.温故而知新 | D.人不知而不愠 |
A.学习要有创见,不能只学着回答问题,还要学会提问。 |
B.既要广博学习,又要勇于追求。 |
C.要多问问题,但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 |
D.做人要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力求自我进步,永不停止。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人不堪其忧( ) (2)择其善者而从之( ) (3)三军可夺帅也( )
【小题2】你从选文获得了哪些关于修身方面的启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人不知而不愠 (2)传不习乎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题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C.学/而不思/则罔 |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小题5】你对选文中的哪一则感受最深?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子贡①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④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①子贡:孔子的弟子。②足:使……充足。③去:离开,去掉。④于:在【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吾日三省吾
(2)传不习乎
(3)去兵
(4)于斯二者何先
【小题2】下列加点词与“民信之矣”一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C.赤子之心 | D.其不善者而改之 |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小题4】(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不亦君子乎____
(2)博学而笃志____
(3)我独亡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 |
B.择其善者而从/人不堪其忧 |
C.不患人之不己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D.患不知人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不断进取。 |
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阐述了在学习上要博览群书,广泛学习。 |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主要阐述了温故知新就可以做老师的学习态度和远大追求。 |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小题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
③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
④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题3】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学而时习之 ⑦吾日三省吾身 ⑧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 ⑥⑦⑧ |
B.①⑤⑧/②⑥/ ③④⑦ |
C.②③⑥/ ④⑤/ ①⑦⑧ |
D.①②③/ ⑥⑦/ ④⑤⑧ |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时:时间 |
B.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
C.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 |
D.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 B.可以一战 |
C.可以调素琴 | D.皆以美于徐公 |
A.孔子认为,只要温习了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 |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D.“四书”指的是《尚书》《论语》《大学》《中庸》。 |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5】两千多年来,孔子闪烁着哲理光彩的语录,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请从文中选择一则,谈谈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