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家庭常用的电子式电能表表盘。表图上“3200imp/(kW•h)”表示每用电1kW•h指 示灯闪烁3200次。小科将某家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需要12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16次,该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是____W,这个家用电器可能是____ (选填“电热水壶”、“台灯”或“电饭锅”)。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1).如图所示,已知撬棒AD=1m , CD=BC=0.2m.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N,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至少是________N(棒的自重不计)

(2)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两阻值分别为R和2R的电阻丝浸在相同质量和相同初温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一支温度计,则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两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反映出来的;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目的是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生活中所用的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探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大小与滑动变阻器阻值大小之间的关系。老师提供的器材有:定值电阻 R1=20Ω 、R2=30Ω 、R3=40Ω ,标有“50Ω 3A”滑动变阻器 R, 电压表(量程 0--3V、0--15V),电流表(量程 0--0.6A、0--3A),电压为 12V 的电源, 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物图___________。
(2)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 并说明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① 连接实物;……
②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此时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50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60N的物体C后,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动物体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50N,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N
B.水平向右的力F的大小为420N
C.物体B所受重力为600N
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63W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干电池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因此,实际干电池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干电池和一个阻值一定的电阻相串联而成.如图所示,电源由几个相同的干电池组成.合上开关S,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如图甲、乙、丙所示,图甲为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关系,图乙为干电池输出功率跟电压表示数关系,图丙为干电池输出电能的效率η与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大小的关系,不计电表、导线对电路的影响,求:

(1)串联的干电池个数______.
(2)变阻器的总电阻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个图上的a、b、c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A物体重为6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2m/s的速度匀速右移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0N和2.4N.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为_____W,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J.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B动能越来越大,从BC动能越来越小
B.物体从AB动能越来越小,从BC所受合力不变
C.物体从A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BC动能一直减小
D.物体在B点动能为零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用一根长为L重为的均匀铁棒,插入一个边长为、重为的正方体物块的底部,在另一端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将物块撬起一个很小的角度(如图所示,图中的角度已被放大).如果铁棒插入物块底部的长度为物块边长的三分之一,则要撬动物块,作用在铁捧最右端的力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五一假期,小华同学的全家去旅游,在高速路上看到如图所示标志牌,小华发现小轿车、大型客车、载货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同。爱思考的小华想: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请你从“能量”角度,用相关知识解释此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