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电功和电功率
- 简单机械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①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如图,同一小球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向三个不同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设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 )


A.v1>v2>v3 | B.v1<v2<v3 |
C.v1=v2=v3 | D.无法确定 |
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

(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
(2)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________ 来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 ;
(3)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________( 选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
(2)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________ 来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 ;
(3)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________( 选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如图所示,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下列有关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 |
B.电流驱动电动机过程,电流做的功大于小花摆动的机械能 |
C.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 |
D.小花左右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简单机械中的人体杠杆,给予人类行走与奔跑的能力,如图所示是人将双脚踮起时腿脚部的杠杆模型,F是小腿部肌肉群产生的动力,作用在A点,B点是重心,O点为支点(g取10N/Kg)

(1)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___
(2)小明的重力为500牛,单脚站立时将脚踮起,则F至少需要多少牛?___
(3)小明认为从水平站立开始踮脚到如图位置,力F的大小没有变化,请你说说小明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_____。

(1)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___
(2)小明的重力为500牛,单脚站立时将脚踮起,则F至少需要多少牛?___
(3)小明认为从水平站立开始踮脚到如图位置,力F的大小没有变化,请你说说小明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_____。
如图是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OA=0.2m,OB=0.1m,G1=2N,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

(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G2的重力为___N;
(2)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到何处?请在图乙中画出G2的位置及其力臂L2. ___

(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G2的重力为___N;
(2)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到何处?请在图乙中画出G2的位置及其力臂L2. ___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1)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杠杆将向______端下沉,应调节_______(填“平衡螺母”或者“钧码A或B的位置”)

(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1)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杠杆将向______端下沉,应调节_______(填“平衡螺母”或者“钧码A或B的位置”)

(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
如图,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0.5Ω,其转轴上所绕的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2kg的重物,细绳足够长。当S闭合时,标有“6V,3w”的电灯L恰好能正常工作;电动机使重物匀速上升时,电流表读数为2.5A,取g=10N/kg。计算:
(1)通过电灯L的电流有多大?
(2)重物被匀速提升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有多大?
(3)重物被匀速提升时的速度有多大?
(1)通过电灯L的电流有多大?
(2)重物被匀速提升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有多大?
(3)重物被匀速提升时的速度有多大?

如图所示,钩码A的重力大于钩码B,用手托钩码A使两者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计摩擦、绳重和空气阻力,放手后至钩码B碰到滑轮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钩码A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B.钩码B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C.钩码A的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
D.钩码B的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