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电功和电功率
- 简单机械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比一比谁的功率大”是书本上的一个活动,如果你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到教学楼三楼,测得你的功率最接近
A.3瓦 | B.30瓦 | C.300瓦 | D.3000瓦 |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匀质长直木板长度L为50厘米,质量为2千克,它的右端与桌面相齐,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2牛。若在长木板左端用一水平力F将其匀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


A.0.5J | B.1.0J | C.2.0J | D.5J |
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在2s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功为零![]() | B.拉力的功率为零 | C.拉力做功为100J | D.拉力的功率为100W |
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相等的水平推力F1、F2推动物体A、B,分别在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关于比较这两次做功的多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次做功相等 | B.对A物体做的功多 | C.对B物体做的功多 | D.无法比较做功多少 |
肥胖可能会引发许多慢行疾病,某人用如图所示的健身拉力器进行减肥锻炼,配重由若干金属块(每块质量为10kg)组成,锻炼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配重的金属块数量。(杆重、绳重、摩擦均不计,g取10N/Kg)

(1)拉力器上的滑轮均属于__(选填“定”或“动”)滑轮。
(2)若该人的质量为85kg,他一次最多能拉起__块金属块。
(3)当他选择6块金属块时,把拉杆向下拉动0.5米,若累积拉动100次,拉力共做了多少功?假设脂肪氧化释放的能量10%用于拉力做功,则相当于消耗多少克脂肪?(已知1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约释放37.5千焦的能量)________

(1)拉力器上的滑轮均属于__(选填“定”或“动”)滑轮。
(2)若该人的质量为85kg,他一次最多能拉起__块金属块。
(3)当他选择6块金属块时,把拉杆向下拉动0.5米,若累积拉动100次,拉力共做了多少功?假设脂肪氧化释放的能量10%用于拉力做功,则相当于消耗多少克脂肪?(已知1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约释放37.5千焦的能量)________
如图所示,用F =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 40 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重力做的功一定为40J![]() | B.物体一定受到20 N的摩擦力 |
C.物体一定运动了2 m | D.物体一定运动了4m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要对物体做功,则一定要对物体施加力 | B.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多,做的功越多 |
C.对物体作用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 | D.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 |
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弹弓,小明站在楼上用20牛的力量将弹弓的橡皮筋拉伸15厘米,将质量为20克的小石块沿水平方向射出20米,弹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7米,关于此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弹射石块时,对石块做的功为3焦 | B.橡皮筋弹射石块时,对石块做的功为400焦 |
C.橡皮筋对石块没有做功![]() | D.石块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1.4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 | 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
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 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
小明和小丽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过程中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________;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填“左”或“右”)端调节。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次实验数据,小明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丽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①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②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则方案______ (填“①”或“②”)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______ (填“<”“=”或“>”)F2。
(4)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现欲使如图丙所示的静止跷跷板发生转动,右侧小女孩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

(1)实验过程中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________;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填“左”或“右”)端调节。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次实验数据,小明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丽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①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②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则方案______ (填“①”或“②”)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______ (填“<”“=”或“>”)F2。
(4)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现欲使如图丙所示的静止跷跷板发生转动,右侧小女孩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