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声音
- + 光和颜色
- 物体的颜色
- 光的色散
- 光源
- 光的直线传播及相关现象
- 光速
- 看不见的光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透镜和视觉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敏穿了一件白衬衫、蓝裤子和一双黑皮鞋,走进一间只亮着红灯的房子里,别人看到他所穿服装的颜色分别是( )
A.红衬衫、黑裤子和黑皮鞋 | B.红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 |
C.白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 | D.白衬衫、红裤子和红皮鞋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 |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


A.ac | B.ad | C.be | D.bd |
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波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
(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
(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写序号)。
②由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
③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________。
(3)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
(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
(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写序号)。
②由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
③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试验次数 | 1 | 2 | 3 | 4 |
像距v/cm | 12.0 | 16.0 | 20.0 | 24.0 |
像高h/cm | 3.0 | 4.0 | 5.0 | 6.0 |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________。
(3)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
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D.
D.只将
板绕
向后转动,还能在
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A.![]() |
B.![]() |
C.![]() |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投影幕布上发生了________。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 |
B.图乙中的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C.图丙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看到的鱼就能叉到 |
D.图丁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 |
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闭合开关后,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的光路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