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杜鹃是因为(  )。
A.红杜鹃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杜鹃能反射太阳中的红色光
C.红杜鹃能发出白色灯光
D.红杜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蜡烛 a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所成像为 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 a 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元培中学趣味物理社团课中,同学们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像是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人设计了一个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如下图,在C处点燃蜡烛,AB距离一定,在A处立一张白纸板,当C处蜡烛在适当位置上时,便成像在白纸板上,如果B处换为倍数较大或较小的凸透镜,则纸上的成像就不清晰。请回答下列问题:

(l)B处凸透镜代表眼球的_______,A处白纸板代表眼球的_______;
(2)换成厚度较大透镜时,则成像在白纸板的______方,要使A处成像清晰,BC距离要______;如果李明看报纸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效果与换厚度较薄透镜时的情况一样,则应该用_______来矫正。
(3)请提出一个保护视力的简短口号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甲同学迎着月光走,乙同学背着月光走,甲同学看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呢?请你对上面的现象进行解释。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为了校园安全,各学校均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
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教室周围植树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利用光具座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________。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________,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对于生活中有关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
C.湖面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筷子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