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一不动的鱼。若他用一束强光照亮这条鱼,则应瞄准(  )
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下方
C.看到鱼的上方D.看到的鱼的前方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   )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两个振动物体发声时的波形图,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判断出(  )
A.甲的音调低,乙的音调高
B.甲的音调高,乙的音调低
C.甲的响度大,乙的响度小
D.甲的响度小,乙的响度大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的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
C.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们的眼睛在明亮的阳光下和较暗的地方都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瞳孔大小是能靠虹膜随时调节的,当我们晚上从明亮的教室走到昏暗的室外时,瞳孔的变化是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响度大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下图中,给出了入射光线的方向,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已知凸透镜的右侧焦点和凹透镜的左侧焦点重合,两个主光轴重合。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1)探究前,小强让一束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
(2)探究时,小强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物距/cm
50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2.5
13.3
14
15
16.7
20
30
 
由上表可知,第3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的实像,第2次成的像比第4次成的像____ (选填“大”或“小”)。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移动。
(3)探究后,小强总结了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向_____移动凸透镜。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平静湖面的上空,鸟在向下俯冲捕食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_____(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鸟的像到鸟的距离与水的深度有关吗?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