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 波
- 声音
- 光和颜色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透镜和视觉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 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 |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某市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
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 | B.不能看到人的脚 |
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 ![]() | 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 |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
(2)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3)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________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
(2)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3)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________
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A.竖直向上运动 | B.竖直向下运动 | C.水平向左运动 | D.水平向右运动 |
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诗句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 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 ___形成的像.
小华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如琴弦的粗细、长短、材料等。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 _________ 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 _________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7种规格的琴弦。
测量结果显示A、B、C三组中,A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
小华比较A、B、C三组琴弦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验证音调于材料关系应该选择编号:__________。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 _________ 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 _________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7种规格的琴弦。
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材料 | 铜 | 铜 | 铜 | 铜 | 铜 | 铜 | 尼龙 |
长度/厘米 | 60 | 60 | 60 | 80 | 80 | 100 | 80 |
横截面积/毫米2 | 0.76 | 0.89 | 1.02 | 0.76 | 1.02 | 0.76 | 1.02 |
测量结果显示A、B、C三组中,A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
小华比较A、B、C三组琴弦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验证音调于材料关系应该选择编号:__________。
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
C.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慢慢变小 | D.一直在你视野中存在 |
在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 )
A.光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后仍保持原来的直线方向 |
B.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
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D.人眼睛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折射而产生错觉 |
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等大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30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
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 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
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 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