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摩擦起电
- 电路
- 电流
- 电压
- 电阻
- + 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的应用
-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 电路的动态分析
- 家庭电路
- 电和磁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V不变 |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5Ω | D.将Rx从5Ω换成10Ω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像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像 | B.电源电压为18V |
C.R1的阻值是70Ω |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则在移动过程中( )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
B.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
C.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
D.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差的比值不变 |
某兴趣小组用两节新干电池,规格为“1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等器材,来测导体电阻。请分析回答: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C点时,发现两表才有示数,示数分别为2V、0.2A。根据以上信息思考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该连接方式,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___
(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中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
(3)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阻值为5Ω、10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__________V。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C点时,发现两表才有示数,示数分别为2V、0.2A。根据以上信息思考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该连接方式,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___
(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中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 电压(V) | 电流(A) |
1 | 2.0 | 0.20 |
2 | 2.5 | ____ |
3 | 2.8 | 0.28 |
(3)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阻值为5Ω、10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__________V。
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 U1=9V 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 R2 和热敏电阻 R1 组成,图乙是热敏电阻 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工作电路由电压为 U2=220V 的电源和电阻为 R0 的电热丝组成。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 60mA 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

求:(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
(2)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要使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值升高,应调节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4)当滑动变阻器 R2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50Ω 时,恒温箱内的温度是多大?_________

求:(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
(2)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要使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值升高,应调节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4)当滑动变阻器 R2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50Ω 时,恒温箱内的温度是多大?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当断开开关S1和S2、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0安;当断开开关S2 , 闭合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0安。求:

(1)电阻R2的阻值;____
(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 __________

(1)电阻R2的阻值;____
(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 __________
如图是R1、R2两电阻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电阻R1的阻值为_____Ω,若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在3V电源两端,干路电流为_____A。

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

(1)请用铅笔连接完成电路。________
(2)小明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并记下电流值;可当他再将10Ω的电阻改接成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时,却发现无论如何电压表的示数总是大于1.5V,其原因是________。

(1)请用铅笔连接完成电路。________
(2)小明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并记下电流值;可当他再将10Ω的电阻改接成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时,却发现无论如何电压表的示数总是大于1.5V,其原因是________。
直流电动机通过电流做功将重12N的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已知电源电压为9V,电动机正常工作线圈电阻为0.5Ω,通过线圈电流2A。不计绳重和摩擦。在物体上升20s中,求:
(1)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热量;_____________
(2)电动机机械效率。__________
(3)电阻R的阻值 __________________
(1)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热量;_____________
(2)电动机机械效率。__________
(3)电阻R的阻值 __________________
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干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小灯泡(2.5V)、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的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____)

(2)同学们测完待测电阻的阻值后,又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值。教师从全班8个小组中,选取了三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记录,编号依次为一、二组
一组实验记录表:
二组实验记录表:
小组内合作交流后,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
(3)通过组际间的深入交流,发现正常发光的小灯泡的电阻不应为8.1Ω,简单阐述理由______。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的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____)

(2)同学们测完待测电阻的阻值后,又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值。教师从全班8个小组中,选取了三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记录,编号依次为一、二组
一组实验记录表:
实验序号 | 定值电阻R2 | ||
电流I/A | 电压U/V | 电阻R/Ω | |
1 | 0.30 | 1.50 | 5.00 |
2 | 0.39 | 2.00 | 5.12 |
3 | 0.50 | 2.50 | 5.00 |
4 | 0.59 | 3.00 | 5.08 |
电阻平均值/Ω | 5.05 | | |
二组实验记录表:
实验序号 | 小灯泡R3 | ||
电流I/A | 电压U/V | 电阻R/Ω | |
1 | 0.10 | 0.50 | 5.0 |
2 | 0.16 | 1.00 | 6.3 |
3 | 0.20 | 1.50 | 7.5 |
4 | 0.23 | 2.00 | 8.7 |
5 | 0.25 | 2.50 | 10.0 |
6 | 0.27 | 3.00 | 11.1 |
小灯泡平均电阻值/Ω | 8.1 | | |
小组内合作交流后,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
(3)通过组际间的深入交流,发现正常发光的小灯泡的电阻不应为8.1Ω,简单阐述理由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