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电流的形成
- 电流的方向
- 电流的大小
- 电流的单位换算
- 电流表的使用
-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 +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为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物连接同。

(1)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L1亮,L2不亮,小明认为L2不亮的原因是L2被短路,小明的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实验中,小明将图中的c导线上端不动,下端由“0.6”接线柱改接到“﹣”接线柱上,其他都不变。请评价其是否可行?答:________ 。
(3)下表是小明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其不妥之处是________。

(1)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L1亮,L2不亮,小明认为L2不亮的原因是L2被短路,小明的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实验中,小明将图中的c导线上端不动,下端由“0.6”接线柱改接到“﹣”接线柱上,其他都不变。请评价其是否可行?答:________ 。
(3)下表是小明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a点电流Ia/A | b点电流Ib/A | c点电流Ic/A |
0.22 | 0.16 | 0.38 |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其不妥之处是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将一个阻值约为10欧的普通小灯泡L和一个LED灯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甲),闭合开关S1,发现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小红认为这是因为通过LED灯的电流大于小灯泡的电流引起的。

(1)其他同学反对小红的这种说法,他们反对的理由是____
(2)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寻找原因:
实验一: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图甲电路中LED灯的两端,观察到小灯泡L发光。
实验二: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按图乙所示的电路对LED灯的电阻进行测量,闭合开关,依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数据如下表,
①实验一排除了哪种因素导致小灯泡不发光的可能性?____
②在实验二测定LED灯电阻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端移动。
③根据实验数据,他们分析“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的可能原因是____
(3)同学们把实验结果跟老师汇报之后,老师肯定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也说明了LED灯和普通小灯泡的发光原理有所不同,今后可以继续研究学习……

(1)其他同学反对小红的这种说法,他们反对的理由是____
(2)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寻找原因:
实验一: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图甲电路中LED灯的两端,观察到小灯泡L发光。
实验二: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按图乙所示的电路对LED灯的电阻进行测量,闭合开关,依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电压(伏) | 电流(毫安) | 电阻(欧) |
1 | 1.4 | 12 | 116.7 |
2 | 1.6 | 14 | 114.3 |
3 | 1.8 | 16 | 112.5 |
… | … | … | … |
①实验一排除了哪种因素导致小灯泡不发光的可能性?____
②在实验二测定LED灯电阻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端移动。
③根据实验数据,他们分析“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的可能原因是____
(3)同学们把实验结果跟老师汇报之后,老师肯定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也说明了LED灯和普通小灯泡的发光原理有所不同,今后可以继续研究学习……
科学小组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小红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测量 A处的电流时, 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 原因是________;
(3)同学们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电流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并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中的不足是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

(1)小红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测量 A处的电流时, 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 原因是________;
(3)同学们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电流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并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中的不足是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
A 点电流 IA/A | B 点电流 IB/A | C 点电流 IC/A |
0.16 | 0.24 | 0.40 |
某实验小组想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并从实验室取来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电池和导线若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小金同学发现: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较大角度,紧接着指针再偏回一定角度后,示数才稳定下来;同组的小华同学同时发现,闭合开关瞬间灯泡亮度较大,紧接着变暗一点后,亮度才稳定下来。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1的电流 |
B.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1和L2的总电流 |
C.取下灯L1后L2仍然会亮,电流表有读数 |
D.取下灯L2后L1也不亮,电流表无读数 |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图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I、I1、I2的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

电流 次数 | I1/A | I2/A | I/A |
1 | 0.2 | 0.2 | 0.4 |
2 | 0.3 | 0.3 | 0.6 |
3 | 0.4 | 0.4 | 0.8 |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请你在图甲所示的实物图中,用笔画代替导线连接好实际电路。要求: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A1测通过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电流表均选小量程)
(___)
(2)合上开关S后, 发现电流指针如图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排除故障后,电流表A1和A2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通过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_,后来又测得通过L1的电流是0.2A。于是他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为______。
(3)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应如何改正_________。


(1)请你在图甲所示的实物图中,用笔画代替导线连接好实际电路。要求: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A1测通过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电流表均选小量程)
(___)
(2)合上开关S后, 发现电流指针如图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排除故障后,电流表A1和A2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通过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_,后来又测得通过L1的电流是0.2A。于是他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为______。
(3)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应如何改正_________。
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
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丝的电阻小 D.小灯泡靠近负极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
电流表的位置 | a | b | c |
电流I/A | 0.3 | 0.3 | 1.5 |
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丝的电阻小 D.小灯泡靠近负极
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①上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__________,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当用电流表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______
③实验中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都不发光,用电压表与L1并联,电压表有示数,且较大;电压表与L2并联时,电压表无示数。那么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①上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__________,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当用电流表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______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
B.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几组电流值 |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D.换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一组电流值 |
老师上课时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一的空气(原来用水,现改换),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有关说法和评价正确的是()



A.甲实验是研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
B.乙实验是研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
C.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少 |
D.甲、乙实验改原来的水为为空气做,其优点在于时间短,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