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 电和磁
- 摩擦起电
- 电路
- 电流
- 电压
- 电阻
- 欧姆定律
- 家庭电路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甲所示,是表示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其中O点是金属材料杠杆的支点。当油箱内油面高度在最高达1.2m,最低为0.2m位置时,R与油面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定值电阻R0=10Ω,A为油量表,它实际是一只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电源电压为6V且恒定不变。

(1)如图甲所示,定值电阻R0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在原电路中把电流表去掉,换成电压表并联在R两端,如图丙所示,当油箱向外输油时,电压表示数________________;(填“变小”或“变大”或“不变”)
(3)根据乙、丙两图电路分析,当油面高度降低到为0.2m不变时,此时定值电阻R0的消耗电功率为多少?_____

(1)如图甲所示,定值电阻R0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在原电路中把电流表去掉,换成电压表并联在R两端,如图丙所示,当油箱向外输油时,电压表示数________________;(填“变小”或“变大”或“不变”)
(3)根据乙、丙两图电路分析,当油面高度降低到为0.2m不变时,此时定值电阻R0的消耗电功率为多少?_____
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光敏变阻器的结构图,AB为一条长10cm、阻值为50Ω且阻值均匀的薄膜电阻,EF为一条导电电极(相当于导线,不计其电阻),在AB、EF之间敷设一层光导电层(无激光照射时为绝缘体),当激光束照射到薄膜电阻和导电电极之间某点时,被照射处的光导电层导电,将该点处的薄膜电阻和导电电极接通,A、B、C为接线柱,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加速融化。晓明想利用该光敏变阻器设计一个监测冰山高度的装置,设计电路如图乙所示,在冰山上放置一激光源,由其射出的激光束水平照射到光敏变阻器上。已知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1)闭合开关,当冰山高度下降时,电压表示数将如何变化?为了保护电压表,定值电阻RO的阻值至少多大?
(2)若RO=35Ω,当冰山下降2cm时,RO消耗的功率多大?
(3)若将电压表改成冰山下降高度显示仪,该高度显示装置的刻度是否均匀?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1)闭合开关,当冰山高度下降时,电压表示数将如何变化?为了保护电压表,定值电阻RO的阻值至少多大?
(2)若RO=35Ω,当冰山下降2cm时,RO消耗的功率多大?
(3)若将电压表改成冰山下降高度显示仪,该高度显示装置的刻度是否均匀?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标有“4V 1 W”的小灯泡和“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 为确保电路安全,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应控制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A.0~8Ω | B.8~16Ω | C.16~20Ω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小雯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重力的“托盘秤”,如图是原理示意图,其中的托盘用来放置被测物体,OBA是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R1是压力传感器(其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下表),R0为定值电阻,
为显示重力大小的仪表(实质是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已知OB:OA=1:2,R0=100Ω,电源电压恒为3V(忽略托盘、杠杆及压杆的重力)。


(1)托盘上没放物体时,压力传感器R1的电阻值是 Ω。
(2)当托盘上放被测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压力传感器R1上的电压是_ __
(3)计算第(2)题中被测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压力F/N | 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电阻R1/Ω | 300 | 250 | 200 | 150 | 100 | 50 | 0 |

(1)托盘上没放物体时,压力传感器R1的电阻值是 Ω。
(2)当托盘上放被测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压力传感器R1上的电压是_ __
(3)计算第(2)题中被测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如图所示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
B.照明灯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
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将标有“2.5 V 0.3 A”字样的灯泡甲和“3.8 V 0.3 A”字样的灯泡乙,分别串联和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 V的电源两端,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串联时,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
B.串联时,甲灯比乙灯更亮 |
C.并联时,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 |
D.并联时,甲灯的实际功率比乙灯的实际功率大 |
1988年科学家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______)
(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1.7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_________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读图可知,铁铬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______)
A.铜、银 |
B.铁、铜 |
C.铜、铝 |
D.铁、镍 |
(3)读图可知,铁铬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宇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

(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
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______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
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______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不用电池的手电筒”如图,这种手电筒中有一段固定的螺线管和一块磁铁、使用时只要用力来回摇动手电筒,磁铁就会穿过螺线管来回快速运动,一段时间后,闭合开关,手电筒中的灯泡就会发光、这种手电筒产生电能时应用到了 现象;如图所示,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中,“ ”起了关键的作用,它能使线圈刚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 ,从而实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连续转动。

如下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通电螺线管边的小磁针按如图所示方向偏转,则通电螺线管的a端为_________极,电源的d端为_________极;当图中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___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