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 电和磁
- 摩擦起电
- 电路
- 电流
- 电压
- 电阻
- 欧姆定律
- 家庭电路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旋钮式变阻器触片逆时针转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增大 |
B.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 |
C.小灯泡亮度增大 |
D.变阻器电阻减小 |
如图所示是国产某品牌的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相互排斥,这说明干毛巾带_________电。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电流表A1、A2的指针均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是1.5A |
B.通过灯L1、L2的电流都为0.3A |
C.通过灯L1的电流为1.5A |
D.电路的总电流为1.8A |
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 1A”,AB间接入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5Ω。

[实验步骤]
①连接电路:按图甲连接电路,将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0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此时滑片P在中点附近;
③断开开关,在AB间换接20Ω的定值电阻;
④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⑤断开开关,在AB间分别换接15Ω、10Ω和5Ω的定值电阻,依次重复步骤④。
[实验数据]
AB间接5Ω的定值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中“★”处的数值为_____。
[数据分析]小科找不出上述数据的定量关系,而其他同学都通过实验得出了“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正确结论。
[实验反思]
(1)小科得不到正确结论的原因是_____。
(2)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通过进一步分析计算可以发现,当AB间的阻值变小时,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步骤]
①连接电路:按图甲连接电路,将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0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此时滑片P在中点附近;
③断开开关,在AB间换接20Ω的定值电阻;
④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⑤断开开关,在AB间分别换接15Ω、10Ω和5Ω的定值电阻,依次重复步骤④。
[实验数据]
电阻R/Ω | 25 | 20 | 15 | 10 | 5 |
电流I/A | 0.12 | 0.14 | 0.16 | 0.20 | ★ |
AB间接5Ω的定值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中“★”处的数值为_____。
[数据分析]小科找不出上述数据的定量关系,而其他同学都通过实验得出了“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正确结论。
[实验反思]
(1)小科得不到正确结论的原因是_____。
(2)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通过进一步分析计算可以发现,当AB间的阻值变小时,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两端都带负电 |
B.吸管两端都带正电 |
C.吸管的一端带正电,一端不带电 |
D.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当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 |
C.温度一定时,又细又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
D.温度一定时,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导线电阻一定比短导线的大 |
某班级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6V)、开关、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电流表、若干导线,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保持R1的阻值不变,多次改变R2的阻值,并将电流表分别接到A、B、C处,测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以及并联电路干路电流I,测量的数据如表。
(1)根据图甲电路图连接图乙未完成的实物图。
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_____。
(3)首先把支路2中电阻一栏的数据填写完整,应为_____Ω;只分析支路2的数据,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
(4)为了研究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丽同学分析表格中的干路电流这一列的数据,又得出该电路的总电阻分别为_____,最后,为了研究总电阻和各电阻的关系,小丽和小敏两位同学先将总电阻和各电阻阻值大小进行比较,得出_____的结论。
实验序号 | 支路1 | 支路2 | 干路电流/A | ||
电阻/Ω | 电流/A | 电阻/Ω | 电流/A | ||
1 | 20 | 0.3 | 20 | 0.3 | 0.6 |
2 | 20 | 0.3 | | 0.15 | 0.45 |
3 | 20 | 0.3 | 60 | 0.1 | 0.4 |
(1)根据图甲电路图连接图乙未完成的实物图。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_____。
(3)首先把支路2中电阻一栏的数据填写完整,应为_____Ω;只分析支路2的数据,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
(4)为了研究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丽同学分析表格中的干路电流这一列的数据,又得出该电路的总电阻分别为_____,最后,为了研究总电阻和各电阻的关系,小丽和小敏两位同学先将总电阻和各电阻阻值大小进行比较,得出_____的结论。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10V,R1=8Ω,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闭合开关S,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F=1N时,R2为2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_____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F=_____ (写出关于I的数学表达式)。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U1;接着只断开开关S2,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2,若已知U1∶ U2=5∶3,则电阻R1和R2的阻值之比是( )


A.1∶2 |
B.2∶3 |
C.3∶2 |
D.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