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大气压强的存在
- +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 |
B.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
C.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 |
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 |
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下列过程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 )
A.使玻璃管倾斜一点 |
B.使玻璃管向下移一点 |
C.将实验装置从山下移到山上 |
D.换用口径粗点的玻璃管 |
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将吸盘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如图甲所示,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

(1)请计算当时的大气压值为_____Pa。
(2)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弹簧秤示数可能会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5N。

(1)请计算当时的大气压值为_____Pa。
(2)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弹簧秤示数可能会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5N。
如图甲所示,科学兴趣小组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实验中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所用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30mL;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9cm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________Pa;
(2)实验计算出的大气压强小于本地的大气压值,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提出了猜想________。
(4)为了验证此猜想,小组用气压计与注射器相连,用气压计测出注射器中气体压强,用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__。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________Pa;
(2)实验计算出的大气压强小于本地的大气压值,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A. 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 ![]() | B. 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
(4)为了验证此猜想,小组用气压计与注射器相连,用气压计测出注射器中气体压强,用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体积V/毫升 | 8 | 12 | 16 | 20 | 24 |
气压P/千帕 | 120 | 80 | 60 | 48 | 40 |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__。
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
D.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晴朗天气 |
小科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 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 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会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 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会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得实验,请帮助晓宇做好以下工作:
(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
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
④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________。
(2)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两个):①________;②________。
(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
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
④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________。
(2)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两个):①________;②________。
小明所在的实验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③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对应容积刻度的长度L。
(1)完成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
(2)活塞的横截面积S=___。
(3)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___。
(4)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③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对应容积刻度的长度L。
(1)完成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
(2)活塞的横截面积S=___。
(3)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___。
(4)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地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__和_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1)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
(2)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乙所示)。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你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1)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___(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
(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___。
(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__和_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1)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
(2)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乙所示)。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你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1)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___(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
(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___。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压力相同,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
B.乙: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
C.丙: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
D.丁:托里拆利实验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